歐美國家為何沒有「高考狀元」情節?(圖)
【看中國2015年06月26日訊】又到高考「發榜」時。按以往的經驗,又到了媒體、商家炒作「高考狀元」的高潮。每年的的這個時候,有關高考狀元的新聞鋪天蓋地的傳來,每個省、每個市、甚至於每個縣都會產生自己的「狀元」,接著就是採訪、座談、出席某個活動。可以想見,這些學生在不久的將來必會榮登其母校的招生廣告,或是成為某商品的代言人。
儘管教育部一直要求「高考成績不排名、不公布高考狀元、不炒作高考狀元」,全國除少部分地區外,有關高考狀元的報導佔據了地方性新聞報導的重要位置。誰讓國人歷來有「狀元崇拜症」?「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是自古以來讀書人的人生最高境界,也是家族光宗耀祖的最大夢想。而現實中,以升學率為指揮棒的應試教育積重難返,又強化著人們對「高考狀元」的追慕。但如此狂熱的炒作究竟帶來了什麼?
把狀元做成產業鏈,也算是當代社會才有的奇景。要放在古代,十年寒窗無人知,一朝成名天下聞,受益的除了狀元本人及其家人,最多讓修建狀元牌坊的木匠沾沾光。但放在當今中國,假如沒了狀元,世界將會怎樣?可以設想——中學:沒狀元,讓咱怎麼做招生簡章。高校:沒狀元,清華北大該急壞了。狀元房、狀元筆記、狀元講座、狀元承諾班……商家:沒狀元,怎麼賣房賣培訓?而一些地方主管則由此臉上貼金,自恃領導有方,政績砝碼加重。
可以說今日之熱炒高考狀元,則已經成了某種商業手段。它實際上和選拔人才無關,和教育制度無關,和激勵人才無關,甚至於和高考狀元本人無關。人們熱衷於它,因為從中可以獲取有利於自己的東西。相比中國,在美歐等國家,從來沒有「高考狀元」的情結。為什麼沒有?主要在於這些國家人才評價標準的多元化。僅僅「分數高」,並不能證明就是優秀學生,還應該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意志力、公益情懷、創造能力、領導能力方面有積極的建樹。
而這種多元化、社會化的評價標準,完全是開放的、自由的,所以,美國學生很樂於參加慈善活動以及公益活動,打工賺錢是家常便飯。國內的教育儘管也強調多元評價,但分數好才是真的好,仍是最高標準。如果成績不夠好,就算你的社會協調能力和規劃領導能力再強,也沒有人賞識你。偏才怪才屢屢受到排擠,甚至被淘汰出局。多元評價得不到落實,以分數為衡量標準的「高考狀元」自然就被推上了金字塔的塔尖。
所謂的「高考狀元」不過是臨場發揮較好而已,「高考狀元」不過是一次考試的偶然產物。上大學之後,乃至將來畢業、工作,第一名一定比第二名、第三名強?不見得。若干年前有研究課題組公布「中國高校傑出校友排行榜」,結果表明:「所有的傑出企業家中,沒有一位是高考狀元;學術領域,中國兩院院士、外國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和長江學者成就獎獲獎人等名單,也沒有出現高考狀元的名字;傑出政治家中,同樣沒有高考狀元」,這說明,改變命運的是知識,而不是狀元或一次考試。
狀元崇拜,說到底是有關何為「成功學生」的社會取態,與「高分低能」、「文科無用」一樣,癥結在於評價標準太單一。反觀歐美國家不會像中國那樣對「高考狀元」情有獨鍾。只要有一技之長,就能得到足夠的社會尊重。當總統和當掏糞工,只是分工不同,都能獲得豐厚體面的收入以及社會勞動保障。大家各司其職、各有所長。這樣,人們就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發展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比如技工、司機等行業,同樣有優秀人才加盟。反觀我們,行業差別和歧視仍然很大,只有考高分才能進入名校,而只有進入名校才能獲得「高人一等」的發展機會。
一個公平的社會能為公民提供更多向上的機會,考場無處不在、博弈無時不有,高考不會固化一個人的命運,更多的風景還在「社會」主戰場呈現。過分的宣傳高考狀元,是在人為的「拔苗助長」或摧殘人才,是在人為的扭曲人才教育機制。不僅於高考狀元們自身發展不利,令人擔憂的是,它還會導致更多的人追捧高考狀元,以高考狀元為目標為榜樣。長此以往,便會使得我們國家越來越多的培養出一個個考試機器,卻不是真正可取可用的人才。所以,與其關注高考狀元一個人,不如關注所有考生的學習和成長環境比較合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