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富二代」究竟缺什麼?(圖)

【看中國2015年06月18日訊】中國年輕「富二代」通常和負面印象聯繫在一起,如嬌生慣養、傲慢自大、任性等。他們引發的爭議經常成為頭條新聞。中共黨刊表示,要為中國「富二代」和年輕企業家們樹立行為規範;將會通過教育,引導他們不斷增強對中共和政府的信任。文章表示,有些年輕的有錢人,只知道自己有錢,卻不知道錢從何來;只知道怎麼炫富,不知道如何創富。(大陸黨媒)

 
中共統戰部要教育中國「富二代」的用意本文不做探究,但中國的「富二代」真正缺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我們倒是要認真的思考。事實上,我們現在大部分中國人所理解的富豪的生活就是住別墅、買賓利車、打高爾夫,就是揮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對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在我看來,這只是暴發戶精神
 
反觀美國,沒有人比華爾街的富豪更承擔得起「上流人物」的名號,但是他們如此謙卑謹慎,如此熱衷於回饋社會,你根本察覺不出來他們有多富有,他們掌握著多麼強大的權力和資源。準確地說,中國的「富二代」們對炫耀性消費的熱衷,還停留在美國19世紀中後期的思想水平上,那是一個真正紙醉金迷的「鍍金時代」。但是,美國的富豪從19世紀末就開始了反省,並於20世紀初建立了慈善捐贈的光榮傳統,這個傳統不但幫助美國成為一個安定繁榮的國家,還使它成為全世界科學與藝術的天堂。中國要花多長時間來建立這個傳統?
 
歐洲的「富二代」們的高貴之處,那就是乾淨地活著,優雅地活著,有尊嚴地活著。他不會為了一些眼前的現實利益,去背信棄義,去不擇手段。貴族精神跟物質條件有時候可以說沒有什麼關係。英國人以為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是一個真正高貴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難、甚至能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他不僅僅是一個有榮譽的、而且是一個有良知的人。用當年法國政治學家托克維爾的話來說:貴族精神的實質是榮譽。
 
當代社會不講門第出身,代替家族的,是一個新的門第,這就是什麼學校畢業的。清華、北大是天之驕子。但是中國的名校學生,炫耀自己的出身,更多地是指一種高人一等的身份,很少有為母校爭光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但是在國外不一樣,如果是哈佛、牛津出身,校友中間有非常強的榮譽感,一旦某一個校友發生醜聞,整個學校都覺這是一個奇恥大辱,首先要跟他劃清界限。不像中國發生了抄襲首先就護短。
 
歐洲的貴族非常重視名譽,名譽高於一切。歐洲貴族過去有一個習俗,貴族之間發生了糾紛,要為名譽而決鬥。是誰的名譽呢?不是個人的名譽,而是家族的名譽。一個貴族的家族為什麼輝煌,受人尊敬?乃是每一個貴族成員都珍惜家族的榮譽。個人所有的光榮與恥辱都與這個家族有關。貴族的權力太大了,個人要抵禦各種各樣的誘惑,靠個人道德很難抵禦,法律也沒有那麼細微,這時最大的的制約便來自於家族。出了一個敗家子,整個家族的榮譽就毀於一旦。
 
在美國南北戰爭中,南方軍即將面臨失敗,軍官中有人提議化整為零分散到老百姓家裡,進入山區打游擊戰。但當時南軍最高統帥羅伯特·李將軍卻不同意,他說:「戰爭是軍人的職業,我們要是這樣做,就等於把戰爭的責任推給了無辜的老百姓。我雖然算不上一個優秀的軍人,但我絕不會同意這樣做,如果能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南方老百姓的安寧,我寧願作為戰爭犯被處死。」
 
他的對手是大家熟知的林肯,林肯總統同樣表現出寬宏大量的貴族風度。本來他確實應該按照軍法對羅伯特·李進行處置,但是他認為南北之間的仇恨宜解不宜結,所以他對李將軍說,您也到了退休年齡了,就告老還鄉吧。於是,李將軍就以這種方式光榮退休,回到自己的莊園,撰寫回憶錄去了。
 
貴族是高貴的——因為他們是幸運者,他們沒有受到社會不公正的侵害。貴族的確是高貴的——因為他們心系不幸者,他們抗議並糾正社會不公。在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看來,貴族與寡頭之別就在於:前者維護社會正義,而後者只謀一己私利。社會不公的受害者要求公正,這是不奇怪的。但倘若一個社會裏只有不公正的受害者才要求公正,那就如同只有被偷竊者才反對盜竊、只有被殺害者才反對謀殺一樣,這個社會還可救藥嗎?從這個意義上講,社會之有「貴族」,有為不幸者吶喊的幸運者,實為社稷之福,兆民之慶。
 
真正的貴族精神,應該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養,抵禦物慾主義的誘惑,不以享樂為人生目的,培育高貴的道德情操與文化精神。二是社會的擔當,作為社會精英,嚴於自律,珍惜榮譽,扶助弱勢群體,擔當起社區與國家的責任。三是自由的靈魂,有獨立的意志,在權力與金錢面前敢於說不。而且具有知性與道德的自主性,能夠超越時尚與潮流,不為政治強權與多數人的意見所奴役。貴族精神是一種追求心靈高潔的精神。從某種意義上說,貴族精神是一種呼喚,一種想像,一種理想,一種抗拒平庸的心靈力量。
 
說的越來越遠了,回到本題,中國「富二代」真正所缺的,大概就是這種貴族精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風青楊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