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股市與經濟增長有多大關係?(組圖)
【看中國2015年06月13日訊】這波股市轟轟烈烈的行情,讓不少經濟界的大牛們踏空。他們給出的理由就是,經濟去槓桿,化產能,而且整個經濟形態處於逆週期之中,上市公司盈利必然慘淡,這樣股市能走多遠?按照美林投資鐘的展示,這個逆週期之中債券應該才是好的投資品種。
其實這個判斷很有道理,按照8成的常識判斷,一定是這個樣子的,但也有一些反例,比如韓國2000年之後經濟增速只有1992-1996年的一半,但股市迭創新高,日本、臺灣在上世紀70、80年代經濟增速換擋,但股市走牛。對,這其中打破投資常識的一個因素就是「換擋」兩個字,也就是經濟學家們常掛在嘴邊上的改革。似乎中國的一切矛盾,唯有通過不斷的改革才能化解,具體怎麼幹,卻沒人說得清楚,基本都是一副走一步說一步的姿態。
那麼,股市和經濟增長有關係嗎?到底有多大關聯?
要說現在的經濟確實很抓瞎,未來經濟低增長雖然官方還不能承認,但是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實際增長率能有5%就不錯了。如果要想再回到8%以上,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打雞血都未必能回到這個水平,其實要我說5%就5%吧,只要能推動市場化改革,也不見得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反而是天天想著回到8%,比較容易犯錯誤。
股市與經濟活動週期、經濟增長關聯度一覽(來源:作者博客)
對於股市來說,5%的經濟增長,也許會比8%更好,為什麼呢?聚焦點就是無風險利率。如果經濟在5%,那麼貨幣政策永遠都是寬鬆的,經濟下滑,物價也會下滑,整體無風險利率很低,這時候一些優質企業,符合市場化運作的企業,由於利率的成本下降,他們的利潤反倒是能夠釋放出來。而如果為了保8%,而搞刺激,財政亂投錢,把物價搞上來,銀行的錢都搞出去,那麼無風險利率(在中國是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會馬上升高,錢荒一來必然提高很多優質企業的融資成本,屆時恐怕利潤都會被利率吃掉。
所以,股市確實跟經濟增長有些關聯,因為經濟增長通常會跟企業業績掛鉤。但當一個經濟體發生到了變革的階段,問題就來了。要想越過這個陣痛期,就必然忍受經濟的減速換擋,淘汰落後的過剩產能,而把更加優質的資源配置到新興的行業中去。無論是政策還是金融都會向這裡傾斜,所以當這些企業的業績預期發生改變的時候,股市整體上的賺錢效應也就隨之被帶動。這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創業板上漲幅度要遠遠大於主板市場的一個原因。
中國的GDP和股市走勢之間的背離程度令人吃驚(來源:瑞士信貸)
但同樣提醒大家的是,這裡面魚龍混雜,真正能享受「改革紅利」,以及能夠長久帶來業績的企業畢竟少之又少,更多的企業無非是跟風炒作,什麼熱去貼什麼,這最終會加速泡沫的破裂。就像納斯達克一樣,最後不斷增長被世界記住的企業就那麼幾家,絕大多數,甚至超過9成的企業都不過是這場改革的犧牲品而已。
(小資料:Shibor, 即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全稱為「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報價」。Shibor的報價銀行團,現由16家商業銀行組成,首批16家報價行名單中包括工、農、中、建4家國有商業銀行,交行、招商、光大、中信、興業、浦發6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南京商行3家城市商業銀行和「德意志上海」、「匯豐上海」、「渣打上海」3家外資銀行,此16家銀行是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或外匯市場做市商,在中國貨幣市場上人民幣交易相對活躍、信息披露比較充分的銀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