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陸央行騎虎難下 還有繞不過去的坎兒(圖)

 2015-05-19 11:3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央行不斷放水卻使槓桿增加而不是減少(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5年05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金融系統和資本市場槓桿率過高已經引起各界關注,李克強也表示要降低槓桿率,但這卻成大陸央行繞不過的坎兒,其在半年內多次採用降准和降息等貨幣措施,使槓桿增加而不是減少,最終會騎虎難下。

中國上萬億信貸風險暗流湧動

大陸銀監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9,825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399億元,這個數字達到了去年全年新增不良貸款餘額的55.8%,可謂增速迅猛。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也達到了1.39%。

儘管大陸銀行業不良貸款正迅速攀升,且一季度增量為史上最大季度性新增規模,但真實的數據可能遠超官方數據。大陸的銀行業通過種種手段,將上萬億信貸風險隱藏了起來。

因為一方面,中國房地產領域的巨額不良貸款風險正在不斷的蔓延;另一方面,由於中共政府曾經被曝出數據造假,分析機構認為官方公布的信貸風險信息總是有遺漏虛假之嫌,因此外界對於中國國內信貸市場面臨風險的真實情況其實並不清楚。

市場調查機構惠譽國際發布報告認為,搞清楚中國信貸市場不良貸款的真實情況並不簡單,不得不考慮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即使這樣,到最後真實而準確的不良貸款率數據可能如同中國的GDP數據一樣,讓外界難以看見其真實的一面。

在惠譽國際看來,中共政府及相關機構是鼓勵銀行業向市場釋放更多貸款的。無法知曉究竟有多少問題貸款被延期,也很難知道有多高比例的貸款被事實上作了處理,因為規模不小的問題賬務被強制重組,然後永遠不再計入官方不良貸款統計,這種事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

資產管理公司也「消化不良」 去槓桿並不容易

壞賬呆賬資產最終都會被轉移至資產管理公司,俗稱的壞賬銀行。走非銀行金融機構渠道的貸款,以及被作為應收賬款的投資,再加上表外融資,惠譽估計,將近有40%的信貸風險從表內傳統貸款範圍內被轉移出去,致使官方不良貸款數據在評估不良貸程度時從本質上變得毫無意義。

在1999年,四大國有銀行1.4萬億不良資產統一剝離給四家資產管理公司處理。十年後這些「消化不良」的壞賬銀行借市場化把更多賬單塞進國家手中,如此輾轉騰挪的後果是壞賬不減反增,全體納稅人為此買單。

另外槓桿化運作也使金融系統的風險更高。「槓桿化」就是金融體系的各階段參與者通過運用槓桿,用較小的成本從而放大收益率。比如某公司要投資一個100萬元項目,但賬面上沒有足夠的現金,只能夠出資5萬元。公司可以用自己的固定資產作為抵押或擔保,融資借款95萬元。這就是用5萬元撬動了100萬元的投資,槓桿率20倍。

槓桿化使金融資產數額急劇膨脹,就會出現甲為乙做擔保,乙為丙放貸款,丙為丁重複貸款,丁再用得到的貸款去投資甲的亂象。在槓桿的巨大作用下,各個金融機構之間交錯的關係在無形中乘數化的放大了收益和風險。這種情況下,槓桿越大風險越高,波及面也越廣。

央行的行為和李克強所言背道而馳

中國金融系統和資本市場的高槓桿已經引起各界關注,李克強也多次公開表示會不出臺刺激措施、去槓桿化以及結構性改革。不過大陸銀行業的一大特點便是,各家銀行機構產生不良貸款的來源行業以及業績表現都十分相似,儘管各家銀行的所有制有很大不同,但它們的風險偏好卻幾乎一致。

而央行的行為和李克強表示出的意圖背道而馳,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近半年央行還在不斷的採取降息和降准等行動,3次降低基準利率,2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而且預計不久還將繼續推出降息或降准措施。

不妙的是,目前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不斷升值,給中國的出口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而不斷加快的資本外流速度使得通過人民幣貶值來刺激經濟也變得不太可行。並且,大陸央行使用的貨幣政策卻使槓桿增加,而不是減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