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諺語看中國】指鹿為馬﹕白白布,染甲烏(圖)


「白白布,染甲烏」註解:比喻顛倒是非、黑白,指鹿為馬。(圖片來源:Pixabay)

臺諺解釋﹕「白白布,染甲烏」註解:比喻顛倒是非、黑白,指鹿為馬

秦二世的時候,趙高掌權,他腦袋整天想東想西,所想都是:

「我越看我自己,越像皇帝;皇帝換我做,最適當不過了!」

想歸想,不過很少人挺他,很少人和他站同一邊,權夠,勢不夠,就算換自己坐皇帝位置,也坐不安穩。這時候,趙高想出一個好計謀。有一天上朝,趙高牽來一隻鹿,笑呵呵的向秦二世報告:

「皇上,這只好馬,我獻給您。」

秦二世一看,說:

「丞相,你搞錯了啦!這明明是一隻鹿。」

趙高很鎮定的接著說:

「皇上,請您再仔細看,這確實是一隻千里馬。」

秦二世半信半疑:

「是馬?馬頭怎會長角呢?」

趙高轉身,手指眾大臣,大聲說:

「皇上,您若不信,您可以問眾大臣。」

眾大臣看趙高大聲說,不知怎麼辦才好,只在心裏暗想:

「這個大奸臣是在搞什麼把戲?是鹿是馬,清清楚楚,他竟然硬要‘白白布染甲烏’!」

在趙高陰險的笑容、兇惡的眼神監視之下,有一些有正義感,不過膽子較小的,一句話都不敢講;有一些平常就拍趙高馬屁的,就順口附和說:

「皇上,丞相講的沒錯,這確實是一隻千里馬!」

不過,還是有一些義氣參天,連死都不怕的,用比趙高還大聲的音量說:

「皇上,您說對了!丞相胡亂來,故意將鹿講成馬,硬要‘白白布染甲烏’!」

沒多久,這些義氣參天、不怕死的,一個一個被趙高掛上莫須有的罪名殺頭。

後來,這個指鹿為馬,硬將‘白白布染甲烏’的趙高,逼死秦二世,殺掉李斯、蒙恬兄弟。他本身呢?也好不到哪裡一一他被秦三世想辦法滿門抄斬,遺臭萬年。

本文留言

作者予新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