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親子對話的4個小技巧(圖)

 2015-02-17 00: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寶寶說話早與晚,跟智商沒有太大關係,而站在父母的角度,爸爸媽媽就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當然都想盡早聽見了。而寶寶若小小年紀就口齒伶俐,爸爸媽媽也臉上有光。那麼,如何讓寶寶早說話呢?教寶寶說話有什麼技巧?

1、及早開始「親子對話」

這裡說的「親子對話」,不僅僅指的語言對話。從寶寶誕生那天開始,媽媽就可以跟寶寶進行「眼神交流」了。深情的目光,溫柔的撫摸,親切的話語,這些都是寶寶對「說話方式」的第一印象。慢慢地,寶寶就能「聽」懂媽媽的表情和動作,並嘗試著用自己獨有的方式,例如不同的哭聲和動作,來與媽媽交流。這時,若爸爸媽媽能夠及時地回應寶寶,寶寶也會得到心靈的滿足感,並且像受到了鼓勵一樣,更加勇敢地表達自己。

2、善用一切來幫助寶寶理解

跟寶寶說話的時候,媽媽要注意語言要簡潔、語速要放慢、重點要突出,同時運用身邊的一切來幫助寶寶理解,例如誇張的表情、簡單的動作,以及圖片、實物等。寶寶天性愛模仿,當他能夠將特定的表情、動作與語言相結合的時候,他會更容易記住,也會嘗試著模仿這樣的表情和動作。例如最簡單的揮手說「再見」,每次爸爸媽媽要出門,他都會看見爸爸媽媽對他揮手,並且說「再見」,他很快就明白,分離的時候要用這樣的語言和動作來表達,那麼下次爸爸媽媽又要出門的時候,寶寶就會向你揮動他的小手,甚至還能說出「再見」。

3、隨時隨地與寶寶對話

每一段聲音都能夠讓寶寶的聽覺變得敏銳,水龍頭的流水聲、吸塵器的聲音、汽車的喇叭聲等,都可以讓寶寶感受接觸更廣;每一個場景和物品都能夠讓寶寶的理解能力變強,公園裡孩子們在滑滑梯、奶奶在做家務、汽車在馬路上跑等等,都可以培養寶寶的辨識和聯想能力。隨時隨地對寶寶講解他聽見、看見的東西,不管是換尿布、喝奶或洗澡,都可以讓寶寶的視覺、聽覺與具體的語言結合理解,久而久之,寶寶的語言能力也會相應的得到提高。

4、熱情鼓勵、積極引導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個性,語言的發展特徵也不盡相同,即使自己的寶寶說話晚、不愛說話,也不要當著陌生人的面說「我寶寶不愛說話」「我寶寶很害羞」等。這些消極的暗示除了讓你在別人面前顯得謙虛以外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讓寶寶朝著他聽到的方向發展。給寶寶多做一些積極的暗示,熱情鼓勵寶寶表現自己,讓他多與年齡相近的小夥伴接觸,並積極引導寶寶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這對寶寶日後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責任編輯: 李容方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