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九章》之三:百川自板蕩,立極是崑崙
崑崙山是中華文明發源之地。上古流傳之記載中,崑崙山被稱為天帝之下都,說它方八百里,高萬仞,是一處萬物盡有,百神所在的聖境。想來,我中華文明必是得崑崙山神光之護佑而為天地所鐘秀,所以,當與中華文明同時出現的古埃及,古巴比侖,古印度文明,都漸次黯淡與煙滅後,唯有這一部來自崑崙山的中華文明汗漫滂洋,又湧進地河,穿越巨海,到達更遠之地,滋生了一個又一個幾近乾涸的文明。
看懂神韻的人會明白,神韻不只以藝術形式禮讚文明,更從宏觀上講出了文明運化的真相。譬如神韻樂舞《開創神傳文明》即是這樣一部天啟之作。舞台上,各民族古帝王服飾各異,氣象威儀。他們是各自民族之代表,亦是各自文明體系之象徵。而居中者竟是一位中華古帝王,服冠冕之堂皇,耀黻黼之烜赫。而當他們從容俯仰間表現虔敬天地之同心,週旋進退間表現草創百度之戮力,亦十分像形的揭示出,人類不同文明體系從源頭上講,一開始就不是孤立與割裂的,她們彼此連帶,她們相生相長,而此文明運化過程之中,自始至終又有一個中心,即是傳承至今,五千年不絕如縷的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之為文明中心,並非文明發展史中偶然而致的結果,而是文明之初就已注定的天機。所以當這部文明走出崑崙山後,托根中土,號曰中華,四夷以其為中原,海外稱之為中國。至大唐盛世,融合漢民族深邃內涵與西北民族雄渾氣魄的中華文明已然亞洲文明中心,光華輝煥,輻射東亞、西亞、中亞,催生了以中華文明為基礎的東方文明。至於蒙古帝國,雖以鐵騎與殺戮開道,終因忽必烈尊奉中華道統,使得這段歷史最終所展現出來的意義,卻是東西方交通大開,使各民族文化及正教信仰得以在歐亞大陸上遠播四方,並終於驚醒了在中世紀的酣夢中沉睡的歐洲。至大明一朝,鄭和下西洋將中華文明遠播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並引領一百年後歐洲大航海時代之到來。而當歐洲剛剛完成文藝復興,隨即又掀起了百年中國熱,此時之康熙帝國及其所承載的中華文明,如太陽之光芒,令整個歐洲為之仰望。
置身神韻之場,大幕開啟,一幕一幕文明的輝煌令人不勝神往,大幕落下,光華收束,不知遁入了哪一個時空,卻驚動起了宿世之記憶,令我們中心彷徨。在不算遙遠的三百年前,人類文明出現裂痕,非是地域之裂痕,非是時代之裂痕,非是文化之裂痕,而是人與天地,人與道德,人與神之間的裂痕。三百年前的東方,中華文明隨著中國最後一個盛世,康熙帝國的謝幕而漸趨黯淡,其後,乾嘉鎖國,鉗制思想。人或抱愚守殘,老死章句,或疑古反古,標新立異,而學術之惑亂終致時代之變亂。所謂文明者,徒有形式之空洞,卻再也見不到她精微奧妙,法焰崢嶸的神聖。而三百年前的西方,科學走向瀆神,物慾成為主宰。「開發」、「征服」、「改造」等遺禍無窮的種種現代理念由是催生,肆意浸淫,從數學,至生物學,至物理學,從政治,至軍事,至經濟,一個領域接著一個領域逐一淪陷。從東方到西方,敬天禮神,遵道重德的神傳文明被肆意塗抹歪曲。而當文明不守,必是魔道大行,遂有共產邪靈應劫而出,狂邪咆哮「無神」、「無神」,自此,人類進入了文明末法,共產邪靈,魔教獨大。
今天,人類終於開始自食狂悖的惡果,面對環境惡化,社會動盪,亂象層出,災禍連連,我們做過太多無濟於是的探討,做過太多背道而馳的努力,卻對人心不古,文明不守這個根本答案視而不見。最根本的答案往往也是最簡單的,簡單到全憑本能即可直覺,卻令複雜的大腦難以置信,簡單到如數學公理無需論證,而所欠缺者只在實踐。而神韻之來,旨在恢復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於此文明板蕩之時,重振文明之大義,此大有為,大擔當,大氣魄有如崑崙之柱,擎天立地。而當我們仰望她時,沸騰的思想開始平靜,混濁的心緒開始沉澱,浮澡的大腦開始深思,久違的記憶開始甦醒。神韻,帶著最元始而完美的一切在文明沉淪的今天,讓人與天對接,讓心與靈合一,雖然白雲在天,道裡悠遠,我們儼然望見崑崙山上神光離合,九色氤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