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剛從廣東傳播出去時,很多人都不明白老廣們為什麼不能在家泡壺茶喝,還要辛苦地跑到外面去喝茶。後來,當飲茶文化完全鋪開,許多人都對廣東的這項飲食傳統趨之若鶩,最後連老外也學著老廣們說要「ya cha」、吃「dimsum」。
廣州人把飲早茶稱為「嘆茶」
飲茶是廣州人歷史悠久、雷打不動的飲食習慣,分早、午、晚茶市。廣州人把飲早茶稱為「嘆茶」,至今仍流傳著「嘆一盅兩件」的口頭禪,即享受一盅香茶,兩件點心如馬蹄糕、蘿蔔糕、蝦餃、排骨、鳳爪、牛肉丸、燒賣等。清早起來,口帶澀味,飲杯香茶,清淨口腔,醒神提氣,再食點心,更能體味到美食之「美」。下午茶往往與商務活動有關,通常是約請客戶一起邊嘆茶邊談生意。晚茶實際上就是夜宵,不過現在因為茶市利潤低,人工高,讓很多酒樓覺得無利可圖,紛紛從夜茶茶市「撤退」,夜茶已萎縮。
廣東人在別人替自己斟茶時,習慣以「右手食指與中指微屈」,叩擊桌面以表「謝意」。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見廣東人斟茶方式特別,於是學著給隨從斟茶。隨從十分驚嚇,又不能行跪拜禮而暴露天子身份,於是以手指微屈向皇上行「跪拜叩頭」禮,以後此手勢發展成為感謝的表示。
在咸豐同治年間有一種館子叫「一厘館」,它的設備很簡陋,木桌板凳,供應糕點,開口挂一個木牌子,寫著「茶話」兩個字,為客人提供一歇腳敘談,吃東西的地方,後來出現了「茶居」,「居」就是「隱」即躲起來,也是為了提供一些有閑的人消磨時間的好去處,後來規模大了才改名成茶樓。當時佛山經營茶樓的人,都買下土地建幾層高的茶房,然後全棟用來經營大型茶樓,大茶樓越來越多,此後,廣東人開始有上茶館的習慣了。還有一種叫「二厘館」也供同樣的點心,區別在於價格和設備,茶樓的茶資要三分六厘,而二厘館的茶資只需要二厘,相差甚遠,足足十六倍。老式茶樓有些分等級,樓上比樓下的貴,因樓上有空調(或電風扇)而且地方較寬敞之故。
「廣式早茶」簡介
廣式早茶,也稱粵式早茶,是廣東省早點小吃的統稱,屬於粵菜。以腸粉、叉燒包、蝦餃、燒賣等為代表,廣式早茶也是粵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喝茶主要點茶喝,三種常見茶:鐵觀音、普洱、菊花。喝早茶對兩廣和香港人來說,是老傳統了,是親朋相聚,談生意,朋友聊天最好的去處。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