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嚴禁西方價值觀或引發教育系統混亂(圖)

作者:高志強  2015-02-02 05: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5年02月01日訊】中國教育部長袁貴仁提出絕不能讓傳播西方價值觀念的教材進入中國高校的課堂。學者朱學勤認為這會引發很大的思想混亂。

日前,中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一次高校領導座談會上表示,絕不能讓傳播西方價值觀念的教材進入大學課堂,也決不允許教師在課堂上發牢騷、泄怨氣,把各種不良情緒傳導給學生。

袁貴仁在會上還強調,高校教師必須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決不允許各種攻擊誹謗黨的領導、抹黑社會主義的言論在大學課堂出現;決不允許各種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言論在大學課堂蔓延;決不允許教師在課堂上發牢騷、泄怨氣,把各種不良情緒傳導給學生」。

他的說法引起廣泛關注,一些教育界人士、很多普通網友紛紛表達不滿。

就此,BBC中文網電話專訪了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朱學勤。他覺得很難理解袁貴仁的說法,因為這與他在2011年兩會期間接受採訪南轅北轍—當時他說不要懼怕引進外來教材,不要把外面的東西堵在國門之外等等——大家都很擁護。

朱學勤甚至剛聽到這一消息的時候對其真實性有所懷疑。他猜測:「做部長也難,也要與時俱進,形勢發生了變化,說話的風向也要跟著變」。

據介紹,中國高校思想政治課裡的核心教材,比如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都是西方過來的價值觀,並不是中國本土有的。他反問:「難道把這些統統剔除,回到五四運動之前的狀態嗎?」

朱學勤說,大學體制、包括教育部的設置、統編教材等等,這些都是西方傳過來的教育元素。「如果教育部真的採取規定,把這些都擋在國門外,那首先要撤銷教育部,大學也要解散了,馬列主義也要清除,大家都去念私塾,整個教育系統會發生紊亂,引起很大的思想混亂。」

朱學勤指出,中國高校目前採用原版英文教材的比例並不大,因為受到大學師資、學生英文能力的限制,「好像一部分理工科教材用的比較多,文科實際上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正在嘗試著用,沒有普遍用」。

他特別強調,文革結束之後,鄧小平曾經提出教育要有三個「面向」,即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三十多年風風雨雨,這個說法還是很得人心。面向世界就是面向發達國家,如果把這個東西取消的話,那鄧小平提出的基本底線還要不要守?」

袁貴仁還提到,不允許高校教師在課堂上發牢騷。那麼,這種現象是否普遍?

朱學勤覺得,發牢騷的現象並不普遍,「很少有高校教師利用課堂發個人牢騷,至少我接觸到的情況是這樣,我本人也不會把生活中的消極情緒帶到課堂上去,我覺得這個不值得教育部把它作為一個普遍現象拿出來強調」。

朱學勤認為,中國大學教育的問題很多,但並不是袁貴仁談到的這些。「高等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去除行政主導的官本位制,讓大學回歸學術本位」。

「中國高校教師受到官本位的干擾和鉗制,難以敞開心胸地搞科研和學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BBC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