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金融機構和央行刀光劍影的暗戰

【看中國2014年12月30日訊】大陸央行12月27日晚發布通知,確定自2015年起對存款口徑進行調整。看起來大陸央行花樣「放水」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晚上發通知簡直「廢寢忘食」。但這明顯的讓人心中生疑:央行這是要幹什麼?

先看一下大陸央行通知的主要內容:自2015年起將部分原在同業往來項下統計的存款納入「各項存款」範圍。新納入各項存款口徑的存款包括存款類金融機構吸收的證券及交易結算類存放,銀行業非存款類存放,SPV存放,其他金融機構存放以及境外金融機構存放。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有關外資金融公司也在此範圍之內。並且,上述計入存款準備金的存款適用的存款準備金率暫時為零,即不繳納存款準備金。

說直白些,就是商業銀行的存款基數瞬間變大,這將帶動巨量的貸款額度空間的提升。有券商的研報認為,此舉將釋放出5.5萬億元人民幣的信貸。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大陸央行這個新規,目地是為了放開存貸比,緩解流動性。

進入下半年大陸央行的動作頻頻,各種貨幣工具輪番上場,但銀行間市場還總出現流動性緊張。銀行間的貨幣用不到實體上,其結果是實體利率高企。從整個大陸資本市場看,實質是不但不缺資金反而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流動性過剩現象。否則,A股單日平均交易量七八千億元,有幾個單日交易量高達1萬多億元。

一些分析機構對此現象百思不得其解,認為這實在是太怪異了。其實,這涉及到大陸的央行和金融機構間的暗戰,背後刀光劍影,博弈近乎膠著狀態。

實際上,大陸央行這個通知的大部分內容上個月的「融十條」已經提出過。11月19日,中共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了新的「融十條」,準備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同業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

當時有分析認為理論上的最大值是釋放7.4萬億元信貸,而一般性存款需要繳納20%左右的存款準備金。這意味著銀行需要補繳2萬億元左右的準備金,於是金融機構突然發難。

11月下旬市場詭異的形成了錢荒,11月20日,多位交易員向媒體透露,當日有機構資金缺口超過百億元,這導致其在當天的清算中無法結清,整個銀行系統的交易被強制性的延後半小時。截止收盤,還有機構仍有幾十億元資金沒有借到。央行降息之後,銀行間資金依然緊張,實體經濟的中小企業依然貸不到款。

很顯然,27日央行的通知是對「融十條」細節上的調整。因為上個月的金融數據顯示,銀行存款出現下降這樣嚴重的問題。各種猜測滿天飛,什麼網際網路金融產品、股市吸金等等。其實除了資金外逃的因素,商業銀行還自導自演了將表內資金轉移到表外的戲。

雖然海外的銀行業同樣會在緊縮週期減少貸款額,但這是出於資金安全的考慮。一般這個時候,其他國家的央行為了刺激銀行貸款,往往是各種誘惑性政策輪番上陣。但到了中國,這些就變味兒了。一方面,官方表示要放貸,商業銀行不得不放貸,不聽話就下課;另一方面,貸款放出去之後的卻仍然有考核指標,出了壞賬也要走人。

各銀行的心理可以套用大陸網路中流行的一句話來表達:這還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於是,表內資金出表就產生了,將一般性存款轉化為非銀同業存款。比如客戶的存款,先進入非銀行機構,再以非銀行同業存款的名義存進銀行;或者,銀行利用現有存款,認購非銀行機構的各種產品,最後又回到銀行。這些方法做起來其實非常簡單,只要通過非銀行機構繞一圈就行了。

這樣一來,這些大商業銀行就紛紛將資金出表。意思是連存款都少了,在存貸比考核的情況下,總不能逼著放貸吧?央行當然不傻,所以出了融十條,也弄了次降息。一個月過去了,效果還是沒有起到。於是又在27日晚上發了個通知,目地是將轉移到表外的資金都給收納在一起。不過,暫時不收存款準備金不代表以後不收,這也是央行在試探各金融機構的反應。

金融機構和央行之間的暗戰,實質也是中共權貴之間的利益博弈。眾所周知,油水豐厚的行業和領域都被中共權貴利益集團把持。比如,江澤民家族控制中國電信行業,曾慶紅家族、周永康家族控制石油能源行業,李鵬家族控制了電力行業。隱藏較深的還有,劉雲山的兒子是著名的金融大亨,李長春家族掌控了部分文化基金。

美國股市歷史上最大的IPO——阿里巴巴集團上市就隱現中共權貴身影。2014年7月22日,阿里巴巴聲明,截至6月底,博裕資本、中信資本及國開金融分別持有0.55%、1.1%和0.47%的阿里巴巴股份。

其中,江澤民的孫子江志成是博裕資本的合夥人之一;中信資本母公司中信集團旗下的另一家公司聘請了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國開金融最早一直是陳雲的兒子陳元所掌管。

中共權貴集團已經劫持並壟斷了中國的經濟命脈,並且中國經濟數據大都是人造出來的,權貴之間的暗戰最終危害的還是中國經濟,資金被用來打擊對手、玩空轉遊戲。實體經濟得不到資金支持,2014年不斷發生企業關店、倒閉,為禍可見一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唐新元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