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政府採購 為何「一公就貴」(圖)

【看中國2014年08月31日訊】在購物過程中,很多中國人都喜歡廉價物美,但中國大陸許多地方政府的採購卻是「價格越高越好」。據大陸媒體報導,河北某地政府在招標一個綠化項目時,放棄本地產的幾百元一棵的楊樹,從南方引入胸徑40厘米左右的大銀杏。這些銀杏樹出廠成本數千元,長途跋涉運到河北後,每棵樹的費用變成了5萬元。此前也有類似報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一公就貴」現象?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公款消費,中共地方政府採購「越貴越好」(網路圖片)

一是 財政經費增加了

隨著經濟發展,財政收入不斷增加,各地綠化經費也「水漲船高」。比如,2011年底,上海市調整了浦東新區公園綠化養護定額,四星級公園按一級綠地30.59元/平方米/年標準調整,而原來一級綠地的經費標準只有11.34元。媒體報導稱,浦東新區公園的養護經費原來是1090.52萬元/年,定額提高後年度養護經費2182.82萬元,增加了1092.3萬元。

二是 綠化的工作經費也更容易申請了

比如,為進一步落實滄州市委市政府確立的「大干5年、全市增加林地150萬畝」的綠化奮鬥目標,加大「三個百萬畝綠化行動」的推進力度,滄州市林業局就申請解決造林綠化工作經費10萬元,以確保綠化工程的順利實施。

三是 監管放鬆了

與辦公樓建設、地鐵工程相比,綠化經費往往是「小菜一碟」,很容易成為政府採購的「死角」,以及審計監督的「空白點」。這些年,「高價綠化」越來越多。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監管不到位。

四是 官員膽子大了

從2008年後,杭州市在三年內投資1600億元用於城市建設,與此同時,杭州市工程建設領域違紀違法案件也在增加。有辦案人員把「城建腐敗」的特點概括為「三多一高三化」—受賄案件多、串窩案多、涉及部門多;涉案金額高;潛伏期長、腐敗趨於隱蔽化,能力較高、腐敗趨於智能化,手法更新、腐敗趨於迂迴化。隨著反腐敗力度的加大,雁過拔毛的「老虎」與「蒼蠅」越來越多地被揭露出來。

五是 老闆膽子更大了

為爭到園林綠化工程,有的老闆可以說是不擇手段。

六是 追求政績

不顧財力,不顧民生,過分追求城市的「靚麗」,以顯政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教育與研究中心教授任建明指出,貪大求洋、南樹北種等愈演愈烈的「 綠化奢侈病」,脫離了園林綠化的本意,一些領導幹部把園林綠化當成長袖善舞的工具,不僅造成浪費,還為腐敗留下了空間。

最近,江西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歷時4載,耗資數百億元,因為戴著「一號工程」的帽子,這場「脫離實際」「好大喜功」的工程得以強力推進。但是江西並不是一個富裕的省份。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