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紫鳳文苑】《浮生漫記》之序

 2014-08-27 13:4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4年08月27日訊】古之高人逸士大都喜歡悠遊林泉,放曠煙霞,無論名山勝水,或乃荒濤野壑,尋幽探奇,無所不至。退而求其次者,則有圍棋聽琴、評詩論畫、品茗賞花……所以孔夫子發幽蘭之嘆,李青蓮號酒中之仙,袁宏道能寫《瓶史》,陸鴻漸可著《茶經》。此皆大雅君子,無論沉吟慨嘆,或發奇言高論,皆有精光神彩。所以然者,就在能於萬事萬物中領會其道。而後世淺薄之徒爭相效顰,附庸風雅,結果不但無復風雅,反開惡俗之端。至於今世,提到古人喜遊歷,收字畫,好寶玩,種種菸花往事,到底是高韻雅興,還是玩物喪志,還真是有些讓人說不清。

然而中華傳統文化講究相生相剋之理,對應於具體事物,也就體現為同一事物利弊同存,善惡同在,有正有負,亦真亦幻。而萬事萬物中的正的、好的、善的、真的那一面就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之主體。換言之,中華傳統文化旨在闡發一切事物之正義,也就是存在於一切事物中的道德性。而所謂道德者,又非止現代概念中之禮貌,素質,文明表現,而是宇宙自然之規律,即古人所說的天道地德。中國古人講博學以明道,修業以進德,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無論學習,工作,生活,目的都是去體察並順應天道地德在萬事萬物中之具體表現。所以古人之尊道重德,非是一種口號,而是細緻入微的生活。小至一花一木,細至一餐一飯,皆可兩三微言,抒其大義。明此,則不難理解為何古時博雅之士無論境遇如何,皆能自得其樂,不為世俗所染,卻往往生活的比一般人更有情趣。而從此意義上講,中華傳統文化實在是一種極具正面意義與積極作用的正文化,且有著以小見大的宏闊,有著居安思危的智慧,有著心在物外的超然。只是現代的人,同步於信息時代的快節奏,大多無有閑暇如此坐而論道,浸泡在物慾橫流的現實中,也很難有心情去體會什麼微言大義。

然而無論是西方的古希臘文明或基督教文化,或是東方古老的佛家文化、道家文化,這些東西方傳統文化雖各有差異,但在諸神創世,草創文明這一點上無疑是彼此認同的。那麼既然世界,萬物,人,皆由神造,神為人類賦予靈性之同時,也必然為萬物,為世界賦予了同樣的靈性,而中國古人對於這一點或許有著更為敏感的領會。哪怕是一寸之草,在中國古人的世界中,可以欣欣然如人之喜,可以萋萋然如人之傷,可以蕭蕭然如人之悲,正是在如此充滿靈性的文化的陶冶下,三千紅塵雖障眼,玲瓏寸心可通靈。

閒話許多,算做一個緣起,一段小序,而日後的文字仍是隨意而寫,隨緣而止,正所謂浮生之漫記。然而文字慧業,最易有個人之侷限,不求面面具到,字字精準,要在盡力盡心,以小我之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於一花一木,一餐一飯,一朝一夕,一生一滅,一切有常無常中,求其正理,考其正名,釋其正解,發其正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