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俄擬派救援卡車進入烏克蘭 各界:沒安好心(圖)

 2014-08-13 02:5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一名被炸傷的烏克蘭婦女在被包紮。

【看中國2014年08月13日訊】(許家棟編譯/綜合報導)據福克斯新聞報導,8月11日,克里姆林宮發表聲明稱,俄國將派遣一個人道主義車隊進入四面楚歌的烏克蘭東部。西方國家警告,這是俄羅斯一種挑釁舉動。烏克蘭方面8月12日表示,來自俄國的車隊將不會被允許穿越邊界。

俄羅斯發表聲明說,由於烏克蘭政府軍奪回了親俄分裂勢力叛軍的最後一個主要據點城市頓涅茨克,俄國車隊將進入該地區與國際紅十字會合作。聲明沒有詳細說明車隊離開時間,以及提供任何其它細節。

烏克蘭反對俄羅斯給該地區任何援助,西方國家則嚴重警告俄羅斯,打著人道主義援助幌子而派遣軍事人員進入烏克蘭的任何企圖,都將被視為入侵。

克里姆林宮發表聲明後不久,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辦公室表示,他正與美國總統歐巴馬通話。隨後,白宮發表聲明說,歐巴馬和波羅申科共同認為,任何沒有經過授權、俄國企圖進入烏克蘭的行為是不可容忍和非凡國際法的。

該聲明是在俄國總統普京和歐盟委員會主任何塞•曼努埃爾•巴羅佐(Jose Manuel Barroso)通電話時發出的。

針對俄羅斯發表的聲明,巴羅佐辦公室表示,反對以任何理由,包括人道主義,對烏克蘭採取的任何單方面軍事行動。

基輔國際紅十字會發言人Andre Loersch週二對美聯社表示,儘管各方對俄國車隊均發出聲明,但至今他沒有得到任何關於俄國卡車車隊的信息,已經車隊前往何處的信息。他說:「鑒於此,我們對此沒有認同,這是俄國單方面行為。」

Loersch補充道,沒有任何軍事力量有權利派遣人道物資車隊,特別是進入他國。

俄國車隊不允許進入烏克蘭國境

8月12日,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發言人舍甫琴科•李森科(Andriy Lysenko)表示,280輛卡車沒有被紅十字會認證,被認為是從俄羅斯到烏克蘭東部城市盧甘斯克的人道主義援助卡車,將不會被允許穿過兩國邊界。

烏克蘭總統辦公廳副主任瓦列裡•恰雷(Valeriy Chaly)說:「未經烏克蘭適當的授權,任何企圖利用人道主義物資進入烏克蘭,將被視為對烏克蘭國家的攻擊。」

烏克蘭表示,歡迎俄國在邊界把人道救援物資卸下,由國際紅十字會認證車輛運到烏克蘭。目前,叛軍仍佔據邊境的部分地區。

俄國軍隊在烏克蘭邊境聚集

北約秘書長安諾斯•福格•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昨天向路透社表示,他認為俄羅斯「有很高的概率」會在烏克蘭東部進行軍事干預。目前北約認為,沒有跡象表明,莫斯科撤回了部署在烏克蘭邊境的部隊。他說:「俄羅斯任何假借人道主義的軍事干預,都是不合理和非法的。」

北約表示,約有2萬名俄羅斯軍隊在與烏克蘭接壤邊境附近集結。西方國家也多次警告莫斯科,這樣的行為會導致沈重的經濟制裁。

烏克蘭軍方稱,目前俄羅斯軍隊在邊境的人數正在急劇上升。李森科對《紐約時報》說,俄羅斯集結的軍隊人數達45,000,有160輛坦克,1360輛裝甲車,390火炮系統,150個車載地對地火箭發射器,192架戰鬥機和137架直升機。但是,李森科的估計並沒有得到獨立核實。這一數字遠遠超過北約先前估計的2萬人。

涅茨克高設防監獄被炮轟

8月11日,烏克蘭親俄分裂勢力叛軍發表一份聲明稱,烏克蘭政府軍向叛軍佔領的最大城市頓涅茨克高設防監獄發射一枚火箭,爆炸引起騷亂,有100多名犯人逃跑。烏克蘭安全發言人否認了叛軍的聲明。

頓涅茨克市議會發言人馬克西姆(Maxim Rovinsky)表示,至少有一個犯人被打死,另有數人在襲擊中受傷。

烏克蘭國家監獄服務官員之後表示,34名囚犯返回監獄,但沒有辦法立即驗證這一說法。

另外,據《紐約時報》報導,上週日政府最密集的轟炸還是針對頓涅茨克在城市的三區叛軍據點。據馬克西姆稱,夜間的炮擊中,至少有1人被打死,10人受傷,10餘個住宅樓、一所醫院和一間店舖在戰鬥中嚴重受損。

李森科說,烏克蘭部隊正在靠近曾有1百萬人口的頓涅茨克,目前,至少有30萬平民已經逃離這個城市,該城一直籠罩在烏克蘭軍隊猛烈的轟擊之中。

聯合國估計,四月份以來,在烏克蘭政府軍與反叛軍的交火中,被殺害的人數超過1300人。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