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李兆富:上海福喜事隱含政治意識形態對抗

作者:李兆富  2014-07-29 09:1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4年07月29日訊】上海福喜事件發生後,很多人都對快餐連鎖店有戒心,尤其在香港,我見到很多美資快餐連鎖店都突然少了人排隊。事實上若不是因為此事,大家都可能不知道,原來快餐業背後有一個如此龐大的食品加工業,我亦因此事才開始研究上海福喜是什麼一回事。

原來福喜集團的母公司是一間位於美國芝加哥名叫「OSI Group」的企業,且已有一百年歷史,在全球四十個國家均有運作。我從這企業的網站發現,他們講求信任員工和子公司所作的判斷。很可惜,這種企業文化在中國可能有點不合適。有人說是否因為中國人,所以就不可信?然而我始終相信人性本善,不能說某個地方的人就特別不可信。

不過很明顯,制度絕對影響人的行為。在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多人的生活習慣建立在「不可信」之上,由政府不信任人民,人民亦不信任政府;到企業內上司和下屬間不見得有信任,投資者又信不過企業管理層。在這不信任的環境下,我們沒可能靠人與人的關係維持自然合作,結果只好依靠制度,在經濟學上稱為「交易成本」,又或者資訊成本特別高。資訊成本高本來不是問題,但在中國資訊流動偏偏受限制,結果衍生一層又一層由下而上的不信任。到最後很諷刺地,大家竟相信政府是唯一維繫制度的機構。事實是否一定如此發生?你可以見到福喜集團的母公司在全球其他地方的運作,都可憑藉信任讓員工就地取材,就地運作,亦不見得有大問題出現。

今次事件亦令我想起另一個問題,話說在二十世紀,因為科技發達,尤其是冷凍科技及物流業的發展,容許食物生產和消費毋須在同一地方發生,因而衍生工業形式運作的食物業,即是快餐業。世上很多左派人物對這種工業化食物業恨之入骨。2002年,法國農夫荷西波菲,更加視麥當勞為全球化其中一個符號,他帶領人民拆毀一間麥當勞來泄忿,同時作為政治宣泄。

今次上海福喜事件,除了是食物安全考慮外,我隱然覺得當中亦有不少政治意識形態上的對抗,包括會有很多人藉此事質疑工業化食物業是否可取,又或者本土政治的既得利益單位藉此打擊在中國運作的外國企業。事情不能單純看表面,今次事件除了食品安全外,還有很多政治意識形態的考慮,在大家接收新聞資訊時,不妨多留意這些深層次矛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