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人的消暑器物(圖)

 2014-07-15 08: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除了滲透禮儀與科技的避暑招數,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在不斷追求和創新著清涼的環境,比如傢俱、隨身小物等,處處充滿了清涼的智慧。

扇子是首當其衝的最簡單趁手的消夏用品。因為揮動可以加快空氣流動,使汗液蒸發、體表降溫,又被稱為「涼友」。扇子通常以鳥羽、竹製成。唐以前,扇子多以鳥羽為材,據說魏晉時期,身處炎熱地區的吳楚之士常手執一把羽扇,諸葛亮就是典型代表。漢代竹編的扇子,常見圓形或方形。晉代,太子初立及納妃時,還要供多種不同型號的竹扇。扇子流行得非常快,唐朝時已比較普遍。據說那時還有用皮製成的扇子,颯然成風,格外涼爽。除了扇風乘涼,扇子還演化出了不同的功用,比如用作儀仗的長柄大扇、美人用來遮面的團扇……它們或威武或嬌媚,著實風情萬種。
  
龍皮帘是用來隔在亭柱之間,以隔擋亭外滾滾熱浪的一種帘子。唐大中年間,宣宗召翰林學士韋澳、孫宏進宮。二人剛落座,頓覺寒氣逼人。其時,宣宗使人懸掛「龍皮」於亭中,所以可保持亭內涼溫,龍皮的透氣性還能使室內空氣清爽。有人推測,龍皮很可能是蟒蛇皮。中國民間常見的竹帘,與此道理相同,不過更為樸素便宜。
  
簟即涼席。古人常用籐、葦、竹等編織涼席,最昂貴的是象牙席。據說漢武帝時,曾經以象牙簟賜給寵妃李夫人。還有一種絲絹編織的涼席,在南朝梁人劉孝儀的形容中,使用時會覺得夏室已寒,想穿上冬天的裘襖,即便室外炎熱如沸,也用不著扇子。語雖誇張,卻可見其神奇的避暑效果。
  
玉、石之類為天然涼物,夏天可以作為倚身之物,除祛暑熱。漢朝時,「憑玉幾、倚玉憑」乃是帝王級的清暑享受。據說,漢武帝寵幸董偃,在未央宮清涼殿中,以畫石為床,罩紫琉璃帳,以紫玉為盤,為董偃度夏。漢成帝時,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受寵。趙合德所居的昭陽殿中,便備有玉幾玉床,白象牙簟等,還贈給趙飛燕琥珀枕、雲母屏風、琉璃屏風等,都是清涼之器。到了唐朝,人們還曾以石棋盤貼腹祛熱。可見玉石解暑的習俗流傳不絕。
  
瓷枕也是一種極為特別的消暑物品。瓷枕的枕面是一層釉,夏天枕於其上,睡起覺來格外涼快。據說清乾隆皇帝就很喜歡睡瓷枕,他曾題詩云:「瓷枕通靈氣,全勝玳與珊。眠雲渾不覺,夢蝶更應安。」
  
竹夫人是用青竹編為長籠,或取整段竹中間通空、四周開洞然後通風的東西。南方伏暑炎熱,人或抱或枕之,可以依賴竹子的清涼、透氣取得體感的涼爽,也有人稱其為中國古代最有情味的清暑用具。竹夫人大約唐代已有,又被稱為「竹姬」「青奴」等,大概與今天流行的抱枕屬於同類用品。

来源:中國文化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