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對不起 只能換來你的安心 而非我的釋然(圖)

 2014-04-16 00: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圖片來源:心靈咖啡網)

看到這麼一句話,「別和我說對不起,對不起只能換來你的安心,而非我的釋然。」瞬間腦海出蹦出電視連續劇的經典場景「對不起,我們分手吧,你要什麼補償?」「說對不起有用麼,補償有用麼?」

一句對不起,能挽回多少

儘管看上去對不起是萬能的,就像錢一樣,任何錯誤都能先說上一句「對不起」,但是這是這三個字真的很蒼白。當你不小心做錯了事,傷及了別人的性命,比如車禍、意外等等,那這位傷者的家人收到一句「對不起」與所謂的補償,完全不能對等於失去一條人命對於心靈所造成的創傷。

什麼時候,我們會用到對不起?

在我們做錯了事情,對對方感到抱歉的時候。比如說,你不小心踩了對方一腳,「對不起」;你弄壞了別人的東西,「對不起」……然而所有的對不起,都難以挽回對方所承受的傷心、難過與疼痛。

如果換位思考下,當自己是受害者一方的時候,我們也會覺得,對方一句「對不起」有點太輕飄了,除了能表達他的歉意,完全沒有任何的安慰力量。由此看來,「對不起」似乎的確只是讓犯錯者安心,誠意與否還得看他的語句語氣與其它行為表現。

好好地說一句對不起有多難

儘管「對不起」很蒼白無力,但還是有人連一句「對不起」都不會說出口,又或者是還要加上一句讓道歉顯得很變味的話,讓人覺得還不如不道歉。

「對不起。可這都是你造成的,要不是你……」這樣的道歉把責任引向對方,含著攻擊。

「我為我所做過的一切道歉。」這種含混不清的道歉並沒有說清楚行為錯在哪裡。

「出現了錯誤。」這是一種置身事外、迴避負責的認錯方式,沒有指明誰犯了錯。

「如果有錯的話……」給過錯加上附加條件,其實質是想否認錯誤。

「如果有人受到了傷害……」質疑受害者是否受傷,是掩蓋自己的過錯,似乎道歉只是因為自己大度。

「其實也沒什麼……」對是否犯錯產生疑問、試圖大事化小的做法會讓道歉偏離軌道。

使用不恰當的語氣。「對不起,讓你這麼傷心」、「對不起,讓你反應這麼大」——根據語調不同,既可以表達關心和自責,也可以表示傲慢的譴責。

這樣的道歉就真的沒有必要了,這不是更讓受害者鬧心麼?道歉就應該真誠地承認自己犯了錯,然後感到很內疚、自責。而不是假模假樣的隨便說上一句對不起。

為何有些人不願說「對不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做錯了事情要道歉。但是總當說的話、做的行為給別人造成不便甚至傷害,大多數人會立刻致以誠懇的歉意。道歉是應該的,是獲得別人原諒、減緩自己負罪感的最好方式。

但是,有一些人明明做錯了,卻死活不肯道歉。「對不起」對於他們來說,是世界上最難以啟齒的三個字。他們為什麼打死都不肯道歉?

美國紐約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蓋伊•溫奇認為,拒絕道歉表示一個人正在努力地保護脆弱的自我。原來,說「對不起」產生的心理後果遠遠超出了這三個字的表面意思,帶來的威脅足以令他們恐慌。

死不道歉的人無法把自己的行為與自己的人格區分開來,他們內心有著複雜的暗湧,害怕一旦道歉,自己就是品行惡劣、自私愚昧的人,而且道歉還會敞開心扉,而與別人發生深層次的情感交流,這是他們最害怕的威脅。

道歉讓普通人感到愧疚,但只是對自己的行為感覺不好;道歉讓他們感到羞恥,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差勁的人,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

溫奇最後指出,拒絕道歉是一種管理情緒的手段。他們寧願保持憤怒的狀態,與別人保持情感上的距離,也不願意與別人過分親密,以免內心受到威脅。他們的這種做法不無道理,因為道歉會一下子打開自己的心理防線,難免要把自己悲傷、絕望等情緒流露出來,容易一發不可收拾。

然而他們沒考慮到,表露自己的內心後很有可能獲得別人的同情和愛護,結果不一定像他們預期的那麼悲催。其實心理治療就強調敞開心扉,與別人建立情感聯繫和相互信任,從而改善與別人的關係。

請學會寬恕向你真誠道歉的人,請真誠的向他人道歉

如果我們是受到傷害的一方,知道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所有的傷害都已經承受,所有的疼痛都會慢慢減弱。如果對方是真心的因傷害你而感到抱歉,那麼他也會內疚,覺得會愧對於你的。

而我們自己長久的沉浸在悲傷裡面,也只能是愁容滿面,只有盡快的讓自己放開、放下給自己一份全新的心情,原諒對方,給他一句「沒關係」或其它寬恕的話,這樣你是解救了對方,也解救了自己。

如果我們是犯錯的一方,真誠且不卑不亢地說上一句「對不起」並不會讓我們損失多少,相反可能會讓別人對我們更加的有好感。至於那些不是由心而發的道歉,也並不會讓你收穫多少利益,有時候甚至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所以,又何必如此呢?

来源: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