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余英時:臺灣的抗議和中共的態度(圖)

 2014-04-12 21:4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2014年3月18日,臺灣立法院被抗議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定的公民團體及學生佔領。(法新社)

【看中國2014年04月12日訊】臺灣抗議運動是因為他們反對共產黨, 因為國民黨很快要跟共產黨簽約,在各種服務業上面有各種貿易協定,雙方都可以到對方去進行貿易。不受限制,有各種自由。這個本身我不用談了。因為這事兒已經變成了一種運動。

最早是年輕學生發動的。與政黨並無關係。但是這個運動後來越捲越大。現在是學生們要求以後跟共產黨定任何契約要在國會有一個機構可以檢查內容,然後投票通過。因為國民黨在立法院佔多數,可以勉強通過,可以用各種方式,但是要是有一個檢查機構那就多一層保障。如今事情發展到上個禮拜天有10幾萬人照官方的說法在臺灣遊行示威,打著各種旗號。現在這個目標已經很清楚,基本上是對共產黨大陸非常不放心。因為這多少年來國民黨執政以後慢慢在經濟上跟共產黨打了很多交道,好像對臺灣經濟有所幫助的樣子,到底幫助有多少還不知道。可是共產黨很明顯的它的經濟只是它的手段,它最終的目的是要統一臺灣。

在胡錦濤以前的時代主要還是要講很多的威脅的話,可是自從國民黨上臺以後,共產黨慢慢改變策略,改用經濟這個軟的手段進入臺灣,希望用巨大的經濟力量把臺灣吸進去,吸進去以後你就逃不掉了,逃掉以後你沒法生活。所以這是他們很如意的打算。

現在在學生的發動之下全社會都起來對這件事情進行抗議。這次參加抗議的人有許多都是大學的院長、教授等等。並不是由民進黨主導的。香港的情況跟臺灣非常相像的就是反對共產黨的,甚至於要求香港自治的都是年輕人。所以從香港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出來臺灣這個運動不是一個黨派想操縱的運動,主要的力量確實是社會上的覺醒。臺灣和香港社會是明顯地覺醒了。而且媒體一再寫批評文章,以至於共產黨現在用一個很可怕的手段就是買黑社會的人來傷害主要的記者,所以最近的群眾運動中也有黑社會的人戴著黑眼睛,你看不到他的臉,騎著摩托車來撞那些遊行的人,這就是香港的一個模式又移到臺北來了,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臺灣老百姓對於共產黨有了更大的警惕。

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到共產黨對於臺灣的反應也很值得一談。這個反應好像並不很強烈。原因就是說他們好像覺得臺灣已經在握了,逃不掉了。我認為臺灣跟中國並不是必然要分開的,但是有個條件,就是必須要在一個民主、自由的制度之下我想臺灣才會加入大陸這個集體,否則的話如果在一個極權統治之下,臺灣是一個直接民選政府的,無論如何這個制度在臺灣不能改變,要改變這個制度除非共產黨用武力征服臺灣,那是另外一回事情,我也不相信共產黨雖然經濟力量強大,現在聲勢也很浩大,能不能就動武來征服臺灣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現在俄國佔克里米亞也是一個教訓。老百姓要投票贊成如何如何它才能歸俄國。如果仿照這個模式,臺灣人也可以用公投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意見,願意到哪裡或者不願意到哪裡。這樣的話對共產黨也是不利的,所以共產黨一切都支持俄國,在這件事情上它保持中立。一方面它好像很贊成俄國把克里米亞吞回去了,好像要吞回臺灣要給它一個支持,可是這個吞回去的先決條件是臺灣是當地人民投票表決,而這一點共產黨又不能接受,所以共產黨也處在兩難之間。

目前看起來,臺灣事件在大陸人民網上,大家還是希望它能保持現狀,尤其是許多游離臺灣的大陸人,看到他們遊行壯大的聲勢非常感動,而且非常覺得他們完全不能享受這樣的權利。所以臺灣的民主化對中國將來是有長期影響的。所以在這種種條件之下,我覺得共產黨對臺灣恐怕不能估計得過分樂觀,以為自己一切都在掌握了,因為有的時候我想老百姓寧可在經濟上貧困一點也不願意變成奴隸。如果要臺灣人民換一碗飯吃,付出的代價是做共產黨的順民,我想這一點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國民黨無論如何也沒有這個力量在臺灣一意孤行,因為一意孤行的結果是在選舉中一定會失敗,到最後一定控制不住臺灣的局面,所以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一個很複雜的狀態。這個狀態怎麼發展我想要過一些時候才能澄清。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RFA 根據作者4月4日錄音整理,未經作者審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