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調整氣血 找回好眠體質

【看中國2014年02月24日訊】大約每5人就有1人受失眠所苦;失眠不單指入睡困難,睡2∼3小時即醒、醒後睡不著或整晚淺眠多夢,天天都覺得睡不飽,這些都算失眠。

造成失眠的問題

內科問題:很多疾病都會造成失眠,例如中風及失智症患者有睡眠障礙;鼻過敏,以致鼻塞而睡不著或醒來的人也很多;還有像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便秘等;關節炎、肌肉發炎也都會影響睡眠品質。另外慢性病患者常因為藥物副作用或交互作用造成睡眠不佳。

心靈問題:現代社會壓力大、步調快,若長期處於鬱悶、空虛、煩躁心理狀態,容易擾亂腦神經跟內分泌系統,使睡眠週期發生改變。

不良習慣:睡前看電視、上網聊天、玩遊戲、吃消夜、喝太多水或做劇烈運動等,都可能影響睡眠,應避免;不運動也是壞習慣,規則適度的運動,對睡眠有很大的助益。

體溫與失眠的關係

科學研究已證實,大自然的節律會影響人身心狀態的變化,這是因為人體內以下視丘為主導的感控系統,會隨光照而自動調節荷爾蒙分泌,進而改變各種身心功能,而與日節律——即睡眠關係最為密切相關的就是「體溫」。

人是恆溫的動物,但體溫每天仍有2℃上下的波動,大約在下午4點時達到高峰,之後逐漸下降,清晨時最低。體溫下降時,體內會形成一股睡眠趨力,人自然會開始想睡。如果一個人體溫太高或太低,或變化節律不明顯的體質,都可能使睡眠趨力減弱,影響到睡眠。

中醫除了控制可能的疾病並找出導致失眠的習慣予以修正外,中醫更擅長整體調理,創造好睡體質。

中藥能調節體溫,提高白天代謝,夜晚頭涼手腳暖,體溫節律穩定,就能增強睡眠趨力,帶來好眠,更能回饋調控內分泌和神經系統,改變體質。像桂枝、生薑等藥,就可以用來升高體溫,而柴胡、黃芩、梔子等藥,可以用在體溫偏高的患者,再配合像甘麥大棗湯等藥來放鬆情緒,龍骨、牡蠣強化睡眠深度等。

中醫從調整氣血出發,維持良好的內在節律,就能創造更好睡的體質條件,只要耐心配合,都能看到療效。

本文留言

作者陳運泰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