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3年GDP增長7.7%
【看中國2014年01月22日訊】中國國家統計局星期一對外公布, 201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即所謂的GDP 增長7.7%,超過政府7.5%的預設目標。
2013年中國GDP增長7.7%,中國官方媒體解讀為「平穩收官」;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將2013年中國經濟的整體形勢簡明扼要地歸納為「穩、進、好」三個字,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經官煤和官員如此一說, 中國經濟2013年起碼可謂「可賀」, 因為畢竟完成了黨和政府當初規定的7.5%的目標。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姚樹潔教授以中國2013年電力生產為例表示,他對7.7%GDP增長的第一反應是正面的:
「因為去年的電力生產增長了7.5%, 與GDP的增長差不多, 那說明單位GDP的電耗比往年下降了,具體下降的幅度是10%到30%左右。單位GDP用電量少是好事情,因為那顯示GDP增長不再過分依賴電力的消耗。 現在, 中國中央政府就是犧牲一些增長速度來換取經濟增長對能源消耗的過度依存。 換句話說, 中國就是調整經濟結構, 對高耗能的鋼鐵和汽車等高耗能的產業有所控制。 我的關注點不在於GDP是7.7%, 7.5%,或7.0%。這些數字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7.7%的GDP是靠什麼達到的。 如果不是靠鋼鐵和水泥之類的產業而是主要服務行業達到的, 我個人認為中國GDP下滑到6%都不可怕。 去年中國服務業對GDP的貢獻率比往年有所提高, 這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 如果中國經濟保持在7%左右的增長,服務業的比重也在逐漸增長, 製造業的比重逐漸減少, 耗電量和鋼鐵水泥的增長速度沒有過快,中國經濟就可以持續發展, 環境也不會因經濟發展惡化得太厲害」。
2013年中國第三產業佔GDP比例由2010年的43%提高到46.1%,第一次超過了第二產業。中國有官方媒體將其戲稱「‘小三’上位, 光彩照人」。 此外,中國2013年單位GDP能耗下降了3.7%。一般而言,服務業佔GDP比重的高低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特別是競爭能力;發達國家服務業佔GDP比重的平均水平是70%,發展中國家平均在50%左右。《誰是下一個有錢人》一書的作者、北京經濟學者段紹譯星期一對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GDP增長的質量比速度更重要:
「因為有不少經濟活動雖然不產生新財富但卻可以拉動GDP的增長。我們現在要更加關注如何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如何創造新財富,如何讓市場發揮更大和更有效的作用。例如,我們要關注如何減少國有企業的數量, 如何使更多的國有企業私有化,如何讓農民的態度參與交易, 讓金融領域改革得進一步適合市場經濟的需要,政府減少干預市場的程度,等等。只有這樣,中國GDP將來才能有量也有質地增長」。
段先生強調, 中國目前要加快市場化經濟改革,化解地方政府負債纍纍和房地產市場泡沫兩大危機隨時可能爆發所產生的後果。 不過, 姚教授表示,中國對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改革可能需要時間,短時間內大調整也不太可能;社會各種矛盾和問題使政府處在一個兩難的境地:
「一個‘難’是政府不敢把經濟增長速度降得太低, 因為太低可能觸發諸如就業等深層次的社會問題, 第二個 ‘難‘是政府擔心經濟增長下降太大可能使人喪失信心,誘發連鎖反應。 雖然說中國經濟增長即使下降到6%實際上也不必擔心,但政府卻不這樣認為。你瞧中國央行又要開始給市場注水。由此, 我說中國政府在經濟增長方面處在兩難的境地」。
姚教授所說的中國央行又要注水可能是指中國央行星期一對外預告逆回購等多種舉措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的舉動。統計顯示:2013年中國GDP總值達到568845億元人民幣.有學者基於 2013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為6.1932計算,2013年中國GDP折合美元為9.18萬億美元;2013年度美國GDP初步統計大約為16.56萬億美元,中國大約為美國GDP總值的55%。雖然中國經濟在剛剛過去2013年的增長速度是14年來最低的,但經濟規模卻逼近10萬億美元大關。 有學者預測,中國GDP在2014年肯定會超過10萬億美元, 成為世界上繼美國之後第二個GDP超越10萬億美元的國家。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