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等待中國的危機到來

【看中國2014年01月19日訊】李嘉誠認為,無論是由樓市泡沫崩潰導致的經濟危機,還是由地方債務危機造成的金融風險,只要是危機發生,那就是擠泡沫、減風險的好機會。一旦在未來五到十年裡,中國經濟發生這樣的大危機,那對於李嘉誠就是絕好的機會。

李嘉誠非常熟悉中國,熟悉中國的國情,熟悉中國的歷史,熟悉中國的規律。他知道,中國各級政府一旦發生財政危機,那就是錢不夠用了,債務還不了,最有可能用什麼方式找錢呢?

答案當然是出售國資。國資裡會有資源、土地。

但是那時這些並不是最值錢的,或者說不是人們最想買的。

那個時候的人們所考慮得最多的反而是現金了。

你看,這之前,山西的煤炭資源搶手得就跟皇上一樣,而現如今,山西的煤炭愁得賣不出去,山西省長李小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吆喝賣煤。

我這樣一說,大家能不明白嗎?

所以,等到那個時候來臨,中國最搶手的生意就應該是公用事業。

而目前公用事業基本上是被國家控制和壟斷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一旦發生危機,公用事業也是最容易被出手轉賣的,而且還可以賣出好價錢。

畢竟,水電煤可以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即便危機來臨了,生活還是要繼續,是吧,這些開支每家每戶都必不可少。

這個時候,李嘉誠就可以攜歐洲的產業優勢重返中國。那時候,無論是技術、管理,還是服務,李嘉誠在歐洲公用事業領域的積累都比中國本土又要高了一個檔次。那麼對於地方政府而言,既可以通過出手公用事業來換取急需之現金,又能順勢改造升級中國的公用事業。這當然在場面上非常光鮮,在具體操作上又能一舉兩得。

如此一來。李嘉誠樂哉,政府快哉,大家歡天喜地哉。

面子、裡子都賺到,李嘉誠當然又是盆滿缽滿,喜笑顏開,因為李嘉誠那時所能拿到的也是相當於現在收購歐洲公用事業的「抄底價」。

可見,李嘉誠是個國際級的撿漏大師。

關鍵是,怎麼撿,什麼時候撿,和撿什麼。

我想,關於這一點,人們大概還不會忘記香港回歸之時,李嘉誠乘著很多港人紛紛離港,而自己卻反其道而趁機撿了什麼的往事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