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你誤會的大腸癌那些事兒

 2014-01-19 00: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4年01月19日訊】大腸癌發病率越來越高,但很多人對其卻存在很多誤區。

誤區1:便血是痔瘡的表現

大便出血既可能是痔瘡的表現,但往往也是低位結直腸癌的臨床表現,有時候兩者可以完全相混淆。一些患者常常以為是痔瘡而延誤了診斷,在確診結直腸癌時已屬於晚期甚至出現了遠處轉移。另外,大便隱血篩查也是結直腸癌早期篩查的重要手段。

誤區2:沒有症狀的患者不必要腸鏡檢查

大腸癌的主要症狀包括便血、腹痛、腹瀉、消瘦等。大多數的症狀在起病初期輕微,不會引起患者的足夠重視,待症狀明顯時,多已屬晚期,治療效果欠佳。腸鏡檢查有利於早期發現,況且,現在無痛內鏡的發展,也大大減少了腸鏡檢查的痛苦。但是,讓所有的人都做腸鏡,則會造成一定的浪費。因此,對於以下高危人群應該1-2年檢查一次腸鏡。即大腸癌高發區40歲以上有症狀的人群;大腸癌手術後的人群;大腸息肉經腸鏡下電灼術後的人群;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有大腸息肉家族史的直系親屬;潰瘍型結腸炎患者;有血吸蟲性直腸肉芽腫的患者;膽囊切除術後的人群。

誤區3:貧血很嚴重,不可以手術

結直腸癌術前多表現為便血,尤其是盲升結腸癌由於不易發現、病程較長且有慢性失血的臨床表現,術前貧血均較嚴重,很多患者擔心身體差,無法耐受手術,要求手術前輸血,改善營養狀況。有報導認為,手術前輸血雖然可以改善貧血,但會引起人體自身免疫抑制,促進了腫瘤的生長,影響患者的手術療效。因此,只要手術前血色素超過7克,就可接受手術,貧血在手術切除腫瘤後才會真正恢復。低於7克可考慮適當術前輸血。

誤區4:大腸癌化療後復發和化療無效,就放棄治療

隨著科技的進步,採用傳統化療無效或化療後又復發的患者,可以選擇生物靶向治療。所謂生物靶向治療,就好比「生物導彈」,此類藥物會特異性地選擇腫瘤相顧的「特殊位置」發揮藥物作用,直接抑制腫瘤的生長或切斷腫瘤的「養料供應」,能起到較好的治療腫瘤的作用。另外有一部分局部復發或肝肺轉移的患者還是可以獲得手術切除的機會。

誤區5:術前發現伴有肝轉移,手術沒有意義

肝轉移,對於患者來說已屬晚期,手術切除原發灶的意義到底有多大呢?在所有癌症出現的肝轉移中,結直腸癌肝轉移治療效果最好。首先,約有10%-15%的患者有手術切除轉移灶的可能,這些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達35個月左右,5年生存率可達30%-40%。其次,由於化療藥物對於結直腸癌肝轉移非常敏感,另有15%左右的原先無法手術的肝轉移患者在化療後獲得了第二次手術切除原發灶的機會。因此,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患者首選手術治療。對於無法手術切除的結直腸癌合併肝轉移,可選擇先手術切除大腸癌原發病灶,再給予患者積極的綜合治療。

来源: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