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廁所開放,人民喜大普奔?(圖)

【看中國2013年12月29日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 

長期以來,公眾對政府機關留下了這樣的吐槽。

本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公僕的宗旨,推進依法行政、權力運行公開、提供高效服務是當下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

但機關普遍武警把守、大門緊閉、畏民如虎,平時人民想見公僕一面都難,機關竟成為橫亙在干群之間一道深不可測的鴻溝,很多不理解甚至官民對立情緒由此埋下了伏筆。

最近,遼寧阜新政府部門及沿街企事業單位向市民免費開放內部廁所,為百姓打開了「方便」之門,受到群眾好評,並受到人民日報表揚。

雖然百姓親密接觸機關運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畢竟機關的廁所開始學習麥當勞、肯德基,向公眾敞開大門,至少邁出了內部資源向公共資源轉化的第一步,是順應民意之舉。

其實,此前廣東、河南、山東等地機關單位的廁所已有開放,也沒見機關秩序大亂,這充分證明:多數群眾還是講理守法的,不會藉助上廁所闖進機關內部上訪,擾亂正常工作秩序,為今後更深層更全面開放打下了良好基礎。

開放廁所首先基於隨著城市化快速發展,相關公共設施即使快馬加鞭地建設,許多地區依舊出現了嚴重供需矛盾,如廁難便成為一個突出民生問題。擁有特殊地位的機關長期以來將本應屬於公共資源的廁所內部化,形成了一個相對便捷、優越的獨立空間,也加深了干群之間的心理隔閡。

不僅僅是廁所,機關內部的食堂、圖書館、體育設施、停車場都是花納稅人的銀子所建,條件都普遍優越,在當下公共資源緊缺的狀態下,都應該步廁所後塵,盡快向公眾開放,成為當下走群眾路線、密切干群關係的民生工程。

不少機關會有如下顧慮:比如安全問題、正常工作秩序、影響單位職工的切身利益、進而增加支出等等,不容否認,這樣的挑戰是現實的、理性的。但相較之下好處也相當明顯:比如有效緩解城市公共資源緊張——中國行政機構龐大,佔有的各類資源位列全球前列,一旦開放,作用顯著;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開放能有效地拉近權力機關和公眾之間的距離,促進相互信任和理解,增強城市的凝聚力乃至幸福感。所謂廁所雖小,開放卻意義重大。

在西方,只要是政府管理的公共機構,哪怕是最高權力機關,正常情況下都會向公眾部分開放,不少國家的權力機關如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美國的國會山、韓國的青瓦臺都是著名景點,我甚至在布拉格參觀捷克總統府時,與其領導人隔著一個不大的廣場相望,令人印象深刻。一個人民政府,面對人民,應該比西方國家更充分的自信和寬廣的胸懷。

在中國,當一些久閉大門的政府大院作為休閑廣場對外開放後,吃罷晚飯,遛彎的、競走的、帶小孩的、跳廣場舞的……官民擦肩而過,相互點頭示意,頗有和諧社會、平等共享發展成果的意味。只可惜,這樣的場景目前還不多見。比如北京乃至中央國家機關看門大爺依舊是百姓面前威嚴的官爺,令人望而卻步。

更重要的是,政府開放廁所等公共設施只是扮演這輪行政體制改革的序曲。在公民意識逐步覺醒、參與公共事務熱情高漲的今天,政府機構更關鍵的開放在於決策能更民主公開,權力運行更充分接受社會監督,官員選拔任命及政績考核更多傾聽民意,尤其是每年的預算賬本能真正經得起公眾拷問,否則,建立現代高效的服務型政府、重建官民信任、凝聚改革共識都無異於紙上談兵。

因此,機關開放廁所只是一個政府直面公眾良好的開始。而實現官員選拔任用、權力透明運行、社會監督順暢,則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將權力裝到法治的籠子裡,使人民公僕真正回歸本位,這則有賴於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徹底完善國家治理結構。

希望三中全會以後的中國,機關開放的不僅僅是廁所,而是權力本身。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石述思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