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沒戶口無法活 毛時代的戶口管理

 2013-12-04 11: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看中國2013年12月04日訊】毛時代有單位的,都是「集體戶口」。什麼叫「集體戶口」,你調入某個單位,就把「戶口」遷到那個單位的「集體戶口」上去,自己並沒有什麼戶口簿,什麼供應都由單位集體去辦。在伙食團搭伙的,你交錢買飯菜票,憑飯菜票打飯菜。自己開夥的,你可到伙食團領回自己的「搭伙證」、油票和副食品票等,憑搭伙證、油票到糧食公司購糧油。憑副食品票買其它副食品。

你調到其他單位,也是單位給你辦好遷移(即戶口),你到新單位時交給單位「報到」就上到單位的「集體戶口」上了。從你報導那天起,就屬於那個單位的人了。從城市下回農村,到「人民公社」報導也是這個程序。城市下放回農村的,單位把「遷移」辦好交給他後,他就不再是該單位的人了,城市裡的一切都斷了。不到「人民公社」報導,公社不可能安排勞動,「公共食堂」也不可能打飯菜。

那時戶口隨著人走,人調到哪個單位戶口就一定在那個單位。除了戶口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料,就是「個人檔案」。「個人檔案」自己不能查閱,只能組織掌握。在調走時不會交給個人帶走,由調入和調出單位交接,毛時代國家管了一切。

那年代一個人要外出,買車船票,住旅館,與某單位接洽,都需要單位的介紹信。離開本市需要單位開介紹信到糧食公司用搭伙證換取「省糧票」,如要離開省,就必須換取「全國糧票」。沒有參加工作的,開介紹信這些事就由「居委會」來管。居委會要組織政治學習,安排義務勞動等。毛時代「義務勞動」是很多的,不積極掙表現,一旦有招工指標,就輪不上你了。沒有單位開介紹信,真「寸步難行」。乞丐沒有介紹信,只有靠步行、「舔盤子」和露宿街頭。自然有「收容所」將其集中,用繩子栓著一串一串的送回原籍。特別北京、天津、上海,不准有乞丐,那幾個城市或許有外國人出入,他們會丟「社會主義」的臉。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毛時代是戶口管理最嚴格的時期。特別是大飢荒的年代,戶口是每個人獲得生存物資的最重要的依據。不像現在,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任何的東西,與戶口的關係不大。現在只是一些地方需要身份證,而辦身份證需要戶口,還有小孩讀書需要戶口。現在戶口的意義不很大。

毛時代僅戶口管理這一項就把人管住了。沒有它你不能參加工作就沒有「錢」;沒有它你得不到任何食品、生活用品供應的「票證」;沒有它你也無法出行必須的「介紹信(路條)」。總之一句話,沒有戶口,人根本無法生存。

来源:凱迪社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