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圖)
以非國有資本衝擊國企利益集團

【看中國2013年12月02日訊】新京報網11月25日發快訊《發改委:允許民資和外資控股國有企業》6小時後聲明:因記者個人理解錯誤,此為失實報導,並更正報導: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就問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否允許民資和外資控股國企?」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回應,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允許國有經濟和其它所有制經濟發展成混合所有制經濟,非國有資本參股國有項目,企業員工持股;並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企業改革,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私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一些網友指出,對三個「允許」和三個「鼓勵」,記者的理解基本正確。

中國問題專家石濤認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就是非左非右的實用主義制度,影響將極大,實質上廢除了公有制,吸引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國企,既緩解中國經濟危機,又可借力消弱了其改革的最大阻力—掌控各大國企的利益集團,並以三中全會剛組建的極權機構國安委來保駕。

《中國證券報》19日曾透露,最先改組的國企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電信等。中石油和中石化是周永康的老巢,中海油由是曾慶紅家族把持,江澤民之子江綿恆則是「中國電信大王」。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認為,國企改革阻力非常大,因國企領導人多是太子黨擔任,他們握有重權,家族影響力大,涉及龐大既得利益,要改革等於從他們手中搶蛋糕。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