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懶政」國人誰不羨慕?

【看中國2013年11月22日訊】澳門明年又將派9000澳門元給每位永久性居民,有內地學者對該項政策提出質疑,認為這類普惠式「紅包」是懶政行為,非長久之計,更不值得借鑒。 

澳門特區政府自2008年起直接向民眾發錢,當時每名永久性居民發放5000元,非永久性居民發放3000元。在此後的幾年裡,這項福利一直延續,且金額呈上漲趨勢。2009年每名澳門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分別獲發6000元及3600元,2011年分別調整至4000元及2400元,2012年分別漲至7000元及4200元,2013年亦繼續上漲,分別為8000元及4800元。

日前,澳門特區政府財政局宣布,截至9月30日,特區財政局已向63萬多人發放了數額不等的現金。受惠於本年度現金分享計畫的澳門永久性居民約57萬,非永久性居民約6.8萬,涉及財政開支約48.85億元。

澳門特區政府財政局相關人士表示,2014年現金分享計畫預計開支金額約56.59億元。該人士表示,2014年的特區預算收入估計約1536.2億元,而現金分享計畫的開支只佔收入的一小部分,因此不會對特區政府的財政造成很大負擔。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說,2010年至2012年,澳門本地經濟年平均增長19.5%。今年上半年,經濟實質增長率為10.5%,預計全年經濟溫和增長的態勢仍可保持。特區財政儲備中的基本儲備為1119.21億元,超額儲備總額將達1281.75億元,外匯儲備總額亦約合1302.81億元。2014年向永久性居民每人發放9000元,非永久居民5400元。

澳門特區的民生福利,沒想到遭內地學者調侃,指出「這是一個懶政的方法」,在澳門特區政府財政盈餘好的情況下,政府應當致力於制度建設,構思出兼顧經濟發展水平、財務可持續性並能滿足市民需要的一套制度。而且該補貼方式只能在澳門這樣地域和人口都比較小的地區實施,對中國各省市而言,都沒有任何借鑒意義。

中國各省市有沒有借鑒意義不好說,但國人特別是成千上萬的低收入階層毫無疑問會羨慕澳門的「懶政」。按說我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首富,2012年全國財政收入高達11.72萬億,全國土地出讓收入2.69萬億,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3.75萬億,還有各種不明的罰沒收入。截至2012年底,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3.31萬億美元。2012年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42.37萬億,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19萬億!

如此多的財富,真正用於民生保障的又有多少?面對一個數目不詳的養老金缺口,就急匆匆要拋出延遲退休和提高繳費標準的「惡政」,究竟是「懶政」好還是「惡政」好,比一比豈不是就很清楚了。

如何將龐大的財政收入用於民生,是人民對政府的期待也是對政府的考驗,財政收入的超常規增長其實己經導致國民收入普遍「被增長」,而民生卻越來越艱難。更有甚者,現在政府的行政支出佔到財政收入的20%,是日本的10倍、美國的兩倍。政府在民生支出方面則明顯落後,2012年全國財政支出12萬多億,真正用於民生福利社會保障的資金遠不及20%,而同一時期,美國這一比例高達60%。

國富並不意味著民富,擁有12萬億財政收入的政府應該推出各項減稅政策,僅以個稅起征點為例,月收入3500元在今天的城市裡生活是一種什麼光景?在稅收之外,各級政府包括職能部門和壟斷部門還通過種種渠道搜刮民財,這些非稅收入沒有納入國家的財政體系,完全是在體外循環,甚至連具體的數字也難以估計,其金額之大,足以讓世人瞠目結舌!

海外學者鄭永年曾質疑政府每年把數萬億財政資金投入到所謂的基礎設施,乃至以各種名目揮霍流失,而不去完善資助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也不把錢花在老百姓身上,因而一再錯失了中國社會改革穩定的良機。

鑒於中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政府在國民收入和社會財富的分配中多拿一點似乎也有理由,但如果沒有一套嚴密的監督約束機制,政府對國民的掠奪就會變本加厲。而要解決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分配不公問題,縮小分配差距,必須推進經濟結構和政治制度、社會制度的全面改革,除了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制建設外,更要建立健全良好的惠及全民的社會福利醫療養老失業保障機制。政府更要大力削減居高不下的行政開支、固定資產投資開支、維穩開支,把更多的財富真正用於民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蔡慎坤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