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退一步的智慧

作者:無思  2013-11-18 15:4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11月18日訊】「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思回頭」,這是《紅樓夢》第二回中,賈雨村在維揚(今揚州)的智通寺門上看到的一副對聯。細想想,這實在是一幅洞察世情深刻的佳對,可現在還有多少人能理解、接受呢?有餘之時不思退步,無路之時再回頭又如何能夠呢?

古人講「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可不是安慰失意者的虛辭,也不是隱士們的自我釋懷,而是一種難能可貴,超然灑脫的生命境界與智慧。張良功成不居,退隱留地,安享晚年,名垂青史;范蠡急流勇退,悠遊天下,全身保命,流芳千古。像這樣的退一步,並沒有失去什麼,反而豐富了自己的生命軌跡,增加了生命智慧。

大清康熙年間,張英為相。一日,家人因宅基地與鄰居糾紛,隨修家書一封,意在讓張英打招呼「擺平」。張英觀家書畢,提筆回覆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領會其意,就讓出三尺之地。鄰居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之地。

於是在當地留下了「六尺巷」的美名。這個「六尺巷」就在今天的桐城。張英謙讓的德行,流傳至今。鄰里爭地算是很常見的事,解決的辦法也很多,可唯有這「讓他三尺又何妨」的高風亮節為人稱頌,德澤後人。我們每個人真該深思啊!

退一步的內涵十分豐富。在矛盾面前退一步,避免了激化矛盾、擴大事態,能使自己冷靜下來、洞察事情的原委,首先從自己這兒開始化解;在利益面前退一步,跳出了爭奪的漩渦,能培養自己仁義的德行,最後也未必損失什麼。

在喧囂的紅塵中,在濁浪滔滔的當下,如果我們時時知道退一步,退出來,那真的會是另一種景象、另一番天地。爭來斗去,一味的執著,不知放手,最後能落個什麼結果呢?名利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其實,退與進是相輔相成圓容互補的,正如陰與陽、剛與柔、動與靜、上與下、成與敗。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亢龍有悔,只知進不知退,一味逞強,終歸有敗落毀亡之時。

歷史上多少顯赫一時的權貴,只知進不知退,又有幾個不是身罹慘禍、殃及子孫?翻開二十四史,那真是比比皆是啊!如果事事留有餘地,常常做退一步之想,謙讓寬容,和光同塵,就總能游刃有餘、從容自在,何至於此呢?

退一步,看看自己的心到底在為何激動翻騰;退一步,審視自己的生命軌跡是向上還是向下;退一步,認真思索一下自己到底為何而活;退一步,看看這滾滾紅塵芸芸眾生正面臨著何等境遇。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而退一步,就是要自己走出山中、站在局外,那才能看清這廬山真面目,做一個理智清醒的旁觀者,一個不辜負自己生命吁在意義的明白人。

来源:迎春論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