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撤資後 李嘉誠再拋A股股權套現9億
【看中國2013年11月08日訊】無懼外界議論紛紛,長實系換倉動作仍在繼續。
作為資本大鱷,多年來李嘉誠家族在內地控股的上市公司只有長園集團一家,而且持有時間已經將近20個年頭。然而,今年以來,這家唯一的上市公司卻連續被大股東多次大手筆減持。截至11月4日,長園集團累計遭李嘉誠家族旗下長和投資有限公司減持總股本的15%,套現達9.17億元。
在資本市場,長園集團一直憑藉著「李嘉誠概念股」的光環贏得市場眼球,一些投資者甚至將此作為買入該股的理由。
然而,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長和投資已經在有計畫的「撤出」,再假以時日,讓出控股權乃至全部退出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業內人士分析,相對於處在經濟復甦期的歐洲市場,當前國內市場的投資盈利增長性趨於緩放緩,這或許已經成為長和系的一個基本判斷。
和黃報表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和黃歐洲業務佔和黃整個集團盈利的比重已由2010年的19%增長到了34%,而通過一系列的資產出售,其香港以及內地業務佔集團盈利的比重已經大幅下滑,其中香港已經由2010年的25%逐步降到了16%,內地業務也沒有超過20%。
長園再遭減持
位於深圳南山科技園的長園集團主營業務為熱縮材料、高分子PTC、電力電纜附件等業務。
11月5日,長園集團發布《簡式權益變動書》稱,公司接到控股股東通知,長和投資於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4317.5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5%。今年以來,長和投資對長園集團的減持累計已經超過15%。本次減持後,長和投資持股比例為20.76%,仍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也仍為李嘉誠家族。
值得一提的是,長和投資曾在去年3月做出過「擬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且不減持」的承諾,但出乎投資者意料的是,今年迎來的卻是股東大手筆減持。
「從之前的一系列舉動來看,長和投資應該已經安排好逐步退出的策略。」一位投資界人士指出。
與大股東的減持形成對比的是,長園集團已經著手引入新投資人。
10月30日,停牌5個交易日的長園集團披露了一份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公司計畫通過定增募資10.7億元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發行價格為7.11元/股。
公告顯示,公司計畫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為1.5億股,發行對象為深圳市創東方投資有限公司擬籌建和管理的股權投資基金。其中,長園集團及子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核心人員擬參與該股權投資基金的認購。但管理層通過認購該股權投資基金的份額,最終持有不超過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總量的30%。
公司表示,定增完成後,公司資產負債率將由45.28%下降至36.95%,公司的償債能力有所增強。本次發行完成後,控股股東長和投資的持股比例將進一步下降。
「很明顯,引入新投資人以及管理團隊增持主要是為了給外界展示公司管理團隊穩定,減少大股東減持的衝擊。」上述人士說,「這與控股股東減持的步驟是一致的,顯示出整個過程是非常有計畫的。」
欲棄內地唯一上市公司
「長和投資是不小心當上長園大股東的。」被老東家長和投資派遣擔任長園集團董事長的許曉文曾如此表態。
長和集團前身原為中科院下屬單位孵化的國營企業。
1986年,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決定在全國各地推廣其熱縮材料項目。為了推廣熱縮材料項目,長春應化所與中科院散佈在各地的研究所或科技園區合資辦廠。長春、上海、西安、新疆、深圳等地先後建成了熱縮材料廠,在深圳則由中科院旗下的深圳科技園與應化所共同出資設立註冊資本金為50萬元的深圳長園應用化學有限公司,二者分別佔有59%和41%股權。
1994年前後,長園化學公司由於盲目進入房地產及證券市場,導致公司財務狀況惡化,在此背景下,長園化學公司希望出讓股份引入外部投資人,並與希望進軍內地投資實業的長和投資一拍而合。長和投資一次性投入2400萬元,當時雙方談定的是27%股份。
但當時的長園化學公司經營狀況每況愈下,而作為資本高手的長和投資已經看出其重技術而輕市場及管理的癥結所在。利用其老道的經驗,居然在其後不久長和投資沒增資一分錢就獲得了控股權,
1995年下半年,長和投資以股東身份要求重組長園化學公司,經過新一輪資產評估和財務審計後,將長園化學公司淨資產額定為2306萬元,這樣,長和投資憑其投入的2400萬現金,躍升為第一大股東,佔51%股份。
2000年6月16日,長園化學進行了第二次名稱變更,新的名稱為深圳市長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此時,深國投進入,老股長春應化所和深圳市科技園同時退出。
2002年,長園新材在上海A股上市。11年後,長和投資所持長園集團股權市值已膨脹至18億元,增長近50倍。
「長和投資作為一家投資公司,持有長園集團的股份將近20年,這已經算是非常長線的投資,今後逐漸減持乃至最後全部退出都應該視為正常現象。」上述投資人說,至於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候退出,也許跟長實系整體戰略相關。
出售亞太地區回報率偏低的資產,騰挪出更多的資金轉投回報率更高的歐洲市場,應該是未來幾年長和系的基本思路。
從2010年以來,長和繫在全球市場完成的11筆大收購大多位於歐洲市場,沒有一筆收購與亞太市場有關。包括和黃尋求出售百佳零售業務在內的種種跡象均表明,李嘉誠在亞太地區的投資策略正在進行調整,長和系未來的重心更有可能在千里之外的歐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