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世界第一」都是一封舉報信

【看中國2013年09月29日訊】江蘇揚中7000萬建地標河豚塔,正申報吉尼斯記錄。金光燦燦,搖頭擺尾,一條「河豚」躍出水面——這個黃銅披身的巨型雕塑,是江蘇揚中的新地標,也是剛開幕的第八屆江蘇省園博會的重要標誌。僅就其本身的設計而言,足以引人注目乃至讚嘆。然而,不同的聲音在於,傾注7000萬元巨資興建這樣一個地標,真的值嗎?有網友直言,在中央八項規定、厲行節約等要求和精神下,與「面子工程」相比,民生實事才更加緊迫。更有網友吐槽:太湖邊是否也要樹個大螃蟹呢?(9月27日《現代快報》)

現如今,一些地方政府動輒就玩「拍腦袋決策」,大興土木搞「世界第一」,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展示自己的魄力和政績。類似現象頻頻見諸報端,早讓人產生了審醜疲勞,無力吐槽。但揚中這個7000萬建的「河豚塔」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乃是新聞中透露的兩個細節:其一,該項目設計施工未採用招投標模式;其二,河豚塔項目造價中是否有水分,有待進一步公開。 

據悉,承接了河豚塔項目的,是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該學院不但是河豚塔的設計單位,還是「總包」,承擔了從設計到施工等整個項目。政府相關人員表示,之所以不採用招投標的建設模式,是因為「不需要」、「也招不起來」,因為河豚塔的設計施工難度是非常大的,採用的理念和技術水準非常高;之所以選擇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因為此前揚中市政府的大樓也是他們的方案,「雙方有過合作」。這個邏輯有點亂。政府工程應當公開招標,這是常識,當地憑什麼說「不需要」就「不需要」?你根本沒有進行招標,怎知「招不起來」?設計難度大、技術水準高,或許是真的;但你又怎知除了某學院,其他設計施工單位就無法擔此重任?此前有過合作,就能成為不經招標就直接承攬工程的「通行證」嗎?尤其耐人尋味的是,儘管河豚塔的項目並未採用招投標形式,但揚中市領導於9月17日在對媒體記者介紹園博會籌辦情況時卻表示:「所有工程嚴格執行招投標、政府採購、權力節點報告等制度……」睜眼說瞎話,是忽悠媒體和公眾,還是試圖「掩蓋」什麼?

7000萬元的總體造價是高是低?記者採訪了建築界、雕塑界人士,結合河豚塔項目方的介紹算了一筆賬,結果顯示主要的材料成本(黃銅和鋼材)加起來共約1020萬元,這一數字離7000萬元的總造價相去甚遠。那麼,另外的近6000萬元造價又用到了哪些地方?這裡邊有沒有水分,有沒有浪費,甚至是否存在一些貓膩?相關方面似乎應該公開各項費用,以消弭公眾的疑慮。

某些千奇百怪的所謂「世界第一」,一般都有幾個共同點:一是領導「拍腦袋決策」,未曾徵求納稅人的意見;二是項目預算隨意性大,或者沒有進行招投標,或者只是搞個形式;三是項目的整個建設過程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審計,很容易造成浪費和腐敗。要遏制各種華而不實的「世界第一」氾濫成災,一方面要對政府決策和公共財政支出進行有效監管,確保公開透明;另一方面也要對類似行為進行嚴查深究。如果把每一個好大喜功的「世界第一」都當成是一封舉報信,徹查其背後可能存在一些違規甚至違法的問題,誰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玩那些「花活兒」?

本文留言

作者喬志峰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