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9月21日訊】男性從20歲開始,每10年身體的新陳代謝率就會減慢2%。30歲開始,肺功能也開始下降,到70歲肺活量會下降60%—70%。
20歲:「脂肪肝」增多、轉氨酶升高
現在20多歲的男性中,患脂肪肝的人明顯增多,其中還有不少人是中度、重度脂肪肝,甚至發展為肝硬化。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通常只有中老年人才會有的前列腺問題,現在竟也年輕化,而且居然提前到20多歲,多以前列腺炎為主,若不注意會日漸嚴重,甚至癌變。
誘因:應酬要喝酒,和朋友聚會更要拼酒,把肝「泡」在酒裡的慢性嗜酒者60%都有脂肪肝。另外,長時間大量吃糖、澱粉等碳水化合物或高脂肪類食物,會使肝臟脂肪合成過多,再加上臨睡前加餐,平時又不鍛練,使體內營養過剩導致脂肪肝。轉氨酶高也和這樣的飲食有很大關係。
李秀池說,很大一部分20多歲的年輕男性忽視個人衛生,尤其是泌尿系統的衛生,平時不注意清潔,或性生活前不清洗,造成細菌感染出現前列腺炎。
調整:年輕人喝酒要有節制。飲食上不要偏甜食及高脂肪含量食物,即便吃了也要通過運動消耗掉,不能積存在體內。此外,要每天清洗外陰部,保持乾爽清潔。
特別提示:
李秀池特別提出,由於工作繁忙和壓力,在年輕人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一是一個姿式久坐不動,頸椎、脊椎、腰椎都容易疲勞變形,二是長時間對著電腦易近視,而且不斷向深度發展。對付這兩種隱患要坐一小時站起來做伸展、扭腰、擺頭動作。第三個新問題就是失眠,壓力、疲勞容易形成神經衰弱,但這對年輕人來說比較好調節,多做運動、傾訴和聽音樂等都可以進行自我情緒修復。
30歲:甘油三酯高、內臟功能下降
從20歲開始,每10年身體的新陳代謝率就會減慢2%。李秀池介紹說,從30歲開始,男性的肺功能也開始下降,到70歲肺活量會下降60%—70%。而甘油三酯的增高還會加重健康人患冠心病的概率。
誘因:長期處於繁重、疲勞的工作狀態下,再加上大量抽煙,心肺功能會受到損害,而且還會造成脫髮。另外,由於周圍環境的噪音,從30歲開始男性的聽力也開始下降。而30歲的男人如果不按時、定量進餐,會使腸胃受損而影響情緒和睡眠,在勞累和緊張時,還會出現頭暈氣短、精神渙散的現象,體質弱的人尤其如此,甚至會因為過度勞累而死亡。
調整:如果你能每天做幾次深呼吸,堅持到70歲,那時的肺活量只會下降20%;如果你注意保護耳朵,盡量不把耳塞塞到耳朵裡開大音量,那麼你的聽力可能到90歲還正常。在日常飲食中,要有意識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並注意均衡攝取多種營養素,這樣才可使體內營養充足而精力充沛。
此外,李秀池認為,男性從30歲開始身體機能及健康狀況開始滑坡,因此建議每年至少做1次全身體檢,包括血壓、膽固醇、甲狀腺激素、血糖、肝功能,每半年到1年做1次牙科檢查。這一年齡段的男性還應該著手預防腎臟疾病,每天喝8到10杯水。另外,多補鈣,多吃乳製品、豆製品等。
特別提示:
這個年齡段的人,無論男性女性都要及時預防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多吃清淡食物,多喝水,多休息保證充足睡眠。
40歲:肥胖、三高、心理障礙困惑男性
年過40的男人,就像一臺運轉日久的機器,需要一次大修。人到中年,生理上已處於完全成熟階段,是人生的鼎盛時期。但是,物極必反的規律又決定了盛乃走向衰的轉折。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又特「青睞」這個年齡段的男人,如心血管、心臟、腎臟、肝臟、糖尿病、高血壓、前列腺等疾病是40歲之後男人的健康大敵。
誘因:當然,40歲男人的體質體能尚在最佳狀態,只是,疾病也極有耐性,一旦你身體過度疲勞、心情焦慮抑鬱,病魔就會開始攻擊。李秀池介紹說,40歲的男人一般在事業上都達到了一定程度,所以各種交際應酬成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都是大吃大喝弄出來的,然後又貪圖享受不運動,導致越來越胖、三高越來越高,但這些都是誘發動脈硬化、冠心病、肝炎、心肌梗塞、中風的直接原因。
同時,這個年紀的男性揹負著社會、家庭,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於是,他們就更拚命,以透支健康來向新的領域衝刺。很多人都有很大的工作、經濟壓力,不願對家人傾訴,產生焦慮、抑鬱心理。會長期陷入疲勞狀態,經常腰酸背痛、記憶力減退、常常感覺睡不醒。
調整:40歲的男人要時刻注意身體細微的不適和反常。熬夜、酗酒、抽煙、縱欲、暴飲暴食、久坐等不良生活習慣,一定要根除。同時,飲食上要多吃家常飯,儘可能地吃粗糧來保持胃腸功能正常運轉;吃完之後要多運動,40多歲的男人似乎並非得進健身房,進高爾夫球場、網球場才算鍛練。其實,爬樓、騎自行車、做工間操、扛米買菜、回家做飯都是最好的運動;把心放開別計較、少生氣是這時候最好的養生之道,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任何事,心裏有事和家人聊聊,實在不行還有心理醫生呢?
特別提示:
人到中年最好的保健方式還是運動。李秀池說,生活處處都可以運動。她強烈建議,外出時可以遵循這樣的健身原則,能走路別騎自行車,能騎車別坐車,能坐公交車別開車。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