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9月14日訊】古代地理網路的存在,已經為主流派的考古學家與史學家所否定,當然也包括已知的遺址。儘管如此,在復活節島上明確出現的失落天文知識遺蹟,再加上不斷在各地反覆出現的古埃及靈魂和宇宙觀,使得學者們對「復活節島民自稱位於世界中心不過是詩賦性文字」的解釋總是似是而非。我們推測「世界之臍」一說,可能原本就是純粹基於復活節島的地理位置而產生。
這個以吉沙/太陽聖域為中心(零度子午線)的抽象世界網路,位於東邊七十二經度的是吳哥,太平洋澎貝島的南馬都爾遺蹟則在吳哥東方五十四經度,還有吉裡巴斯和大溪地巨石,分別位於吳哥東方七十二和一百零八經度。若此一世界網路是根據歲差級數規劃,想必下一個重要「數字」應是一百四十四。若我們在地圖上找出吳哥東方一百四十四經度的位置(正好是埃及吉沙西方一百四十四經度處),會發現在一億六千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太平洋上,只有復活節島是最接近的選擇,差距僅相差三百二十公里。
這讓我們猜測復活節島可能原本就是為了代表某種測地指標,因此才有人類前來定居,目的是為了讓這些古代全球網路中所謂的地理中心得以連結,只是其功能尚不得知罷了。
我們在埃及和吳哥都見到此系統的眾多元素。眾多謎團之一,乃是當中一再融合了對靈魂的探究及對死後生命的追尋,透過的是高度科學性天文觀測和地球測量方法。另一個謎團是這種科學方法非比尋常的延伸性,不僅呈現在地理位置上,還透過一段跨越眾多文化和時代的長遠時間。
我們不清楚何時有人類出現在復活節島,但證據足以說明,這座島的起源已自源頭隔離,甚至被遺忘,而且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孤立,在那段時間內所有的原貌都衰退崩解,直到這座島首度被歐洲人發現,但那只是加快了崩壞的速度,整個靈學或科學層面已所剩無幾。
但網路終究是網路,若歲差級數真的使用於此,那麼一百四十四接下來的數字應該就是一百八十(以三十六為增加單位)。
在吳哥東方一百八十經度(吉沙西方一百零八經度)的南半球,的確有一座巨大明顯的地標存在。此處與赤道的距離(十三度四十八分),幾乎和北半球吳哥與赤道的距離(十三度二十六分)一樣。它的外觀形同三叉戟,或可說是大燭臺,高二百五十公尺,刻在祕魯海岸帕拉卡斯灣(Bay of Paracas)的紅色岩壁上,從海上遠遠地便可以望見。這個大三叉戟似乎指向的是陸地南邊的納茲卡平原和東邊的安地斯山脈。
摘編自《天之鏡》全譯本 商周出版 提供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