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失落的文明:太平洋上的測地標誌(圖)

 2013-09-14 19: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9月14日訊】古代地理網路的存在,已經為主流派的考古學家與史學家所否定,當然也包括已知的遺址。儘管如此,在復活節島上明確出現的失落天文知識遺蹟,再加上不斷在各地反覆出現的古埃及靈魂和宇宙觀,使得學者們對「復活節島民自稱位於世界中心不過是詩賦性文字」的解釋總是似是而非。我們推測「世界之臍」一說,可能原本就是純粹基於復活節島的地理位置而產生。

這個以吉沙/太陽聖域為中心(零度子午線)的抽象世界網路,位於東邊七十二經度的是吳哥,太平洋澎貝島的南馬都爾遺蹟則在吳哥東方五十四經度,還有吉裡巴斯和大溪地巨石,分別位於吳哥東方七十二和一百零八經度。若此一世界網路是根據歲差級數規劃,想必下一個重要「數字」應是一百四十四。若我們在地圖上找出吳哥東方一百四十四經度的位置(正好是埃及吉沙西方一百四十四經度處),會發現在一億六千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太平洋上,只有復活節島是最接近的選擇,差距僅相差三百二十公里。

這讓我們猜測復活節島可能原本就是為了代表某種測地指標,因此才有人類前來定居,目的是為了讓這些古代全球網路中所謂的地理中心得以連結,只是其功能尚不得知罷了。

我們在埃及和吳哥都見到此系統的眾多元素。眾多謎團之一,乃是當中一再融合了對靈魂的探究及對死後生命的追尋,透過的是高度科學性天文觀測和地球測量方法。另一個謎團是這種科學方法非比尋常的延伸性,不僅呈現在地理位置上,還透過一段跨越眾多文化和時代的長遠時間。

我們不清楚何時有人類出現在復活節島,但證據足以說明,這座島的起源已自源頭隔離,甚至被遺忘,而且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孤立,在那段時間內所有的原貌都衰退崩解,直到這座島首度被歐洲人發現,但那只是加快了崩壞的速度,整個靈學或科學層面已所剩無幾。

但網路終究是網路,若歲差級數真的使用於此,那麼一百四十四接下來的數字應該就是一百八十(以三十六為增加單位)。

在吳哥東方一百八十經度(吉沙西方一百零八經度)的南半球,的確有一座巨大明顯的地標存在。此處與赤道的距離(十三度四十八分),幾乎和北半球吳哥與赤道的距離(十三度二十六分)一樣。它的外觀形同三叉戟,或可說是大燭臺,高二百五十公尺,刻在祕魯海岸帕拉卡斯灣(Bay of Paracas)的紅色岩壁上,從海上遠遠地便可以望見。這個大三叉戟似乎指向的是陸地南邊的納茲卡平原和東邊的安地斯山脈。

摘編自《天之鏡》全譯本 商周出版 提供

来源:天之鏡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