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宇航員尿急怎麼辦?太空中解手是個技術活兒(圖)

 2013-09-07 09:2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9月07日訊】據國外媒體報導,外層空間的失重環境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地方,有些億萬富翁不惜花數千萬美元前往國際空間站體驗數天的失重生活,失重環境對於人體而言是個巨大的挑戰,雖然人類已經開啟了宇航時代,但是人類並沒有完全適應這種環境,俄羅斯和美國的科學家對長期生活在空間站中的宇航員進行過調查,發現它們的肌肉和骨質情況不如以前,失重環境對人體下肢並不是一個好消息。事實上,空間飛行不僅對人體有影響,還對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就明顯的例子就是上廁所困難,那麼失重環境中如何解手呢?這個問題在載人航天報導中並不常見,卻是極為重要的。

1961年5月5日,美國宇航局宇航員艾倫·謝潑德準備執行第一次載人飛船的發射,在「自由7號」的太空艙中的謝潑德卻出現尿急的情況,美國宇航局的工程師在設計任務時並沒有考慮到解手的問題,因為本次飛行時間很短,理論上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但是發射被推遲了,謝潑德通過無線電喊道:夥計,我真的要上廁所了。針對這個情況,NASA的工程師絲毫不敢怠慢,最終謝潑德只好在宇航服中解手。1963年以後,美國宇航局已經針對宇航員的上廁所問題進行了研究,設計出尿液收集裝置,但是在宇航員戈登·庫珀執行任務時差點出現了問題,不得不通過手動控制重新進入大氣層,最後NASA工程師調查發現可能是尿袋泄露,水滴進入了某些電子設備,導致自動控制系統出現了問題。

在現代化設施的國際空間站上,宇航員上廁所和洗澡依然不太方便,空間站上使用一種漏斗裝置吸住宇航員的排泄物,當然在上廁所的時候宇航員需要把身體固定,不然失重環境中實在不好控制。排泄物被收集到空間站或者飛船上專用裝置中,如果是尿液,還需要通過專門的設備循環利用,轉化為飲用水。

来源:騰訊科學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