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8月30日訊】8月28日,李天一等5人涉嫌輪姦案在北京海淀法院不公開開庭審理。夢鴿親自到場,李雙江未現身。李天一當庭否認與被害人發生性關係、否認毆打被害人。另一名被告魏某承認在車上李天一打了受害人幾個耳光,導致夢鴿當庭發火,與魏某律師發生爭執。而受害人因身體原因未到庭。據悉,法院29日會繼續庭審。
李天一當庭否認強姦否認毆打受害人
8月28日上午9時30分,李天一等5人涉嫌輪姦一案在北京海淀法院進行開庭審理。據《新京報》消息,上午庭審共計訊問了三名被告人,李天一當庭不承認毆打不承認發生性關係,稱其喝醉了都不知道。證人張某(事發時酒吧人員)還未出庭。
《北京晚報》微博消息,李天一否認毆打,否認與楊發生性關係,並說自己睡著了,認為是嫖娼且自己沒有行動。另一名被告王某也否認毆打,說審訊時遭恐嚇。
另一名被告魏某承認在車上李天一打了楊幾個耳光,在房間王踹了楊幾腳。夢鴿當庭發火,認為魏某律師李在珂誤導了魏說李打人,雙方有爭執。
對李天一否認強姦罪名,及夢鴿當庭發火,網民發表了大量評論。不少網民表達了與「Eelon_Q」類似的看法:李天一畜生不如。
民眾「這個冬季怎麼這麼冷」表示:李家繼續挑戰正常人的智慧,採用卑劣流氓之手段,替李天一脫罪,如此藐視法庭的嚴肅性,不重判不足以平民憤了。
「一看就是蘭和出的爛招,問題是另外4人能配合嗎?即便是喝醉了,也要負刑事責任,李家不是信誓旦旦的做無罪辯護嗎?」
「Mr_Evo」:夢鴿怎麼知道打沒打?她又不在現場。她又憑什麼在法庭發火?又不是審她,她只有旁聽的資格,還沒輪到她發話。
同案被告人律師稱強姦與嫖娼情節並存
李天一涉輪姦案同案被告人律師李在珂稱,李天一等人涉嫌強姦案確實存在一些有爭議的證據,所以此次開庭時間會持續很久,「法院說如果今天開庭開不完,明天會繼續進行。」
李在珂認為這起案件的焦點聚集在是嫖娼還是強姦,「我是在五名被告被抓兩個小時後接觸到的這個案子,所以瞭解得比較詳細,我認為裡面既有嫖娼的情節,也有強姦的情節,最後主要看法院怎麼認定。」
中午12時10分許,李天一等涉嫌強姦案短暫休庭,庭審下午繼續不公開審理。
受害人楊某被診斷重度抑鬱將不能親自出庭
《中國新聞網》消息,受害人楊某的律師田參軍曾對媒體爆料,事發之後,楊某沒有了工作,生活全靠朋友接濟,身體、精神都飽受打擊,長期積累才導致她情緒不穩定,並在8月21日與律師通話期間突然感覺體力不支,將電話交給了室友。而就在他與楊某室友通話間,室友驚唿發現楊某已經倒地昏迷不醒。當晚八時許,楊某已被送進北京某醫院接受搶救和治療。
田參軍還表示,根據相關醫院出具專家報告,楊某精神目前處於重度抑鬱和重度焦慮狀態,需要接受進一步治療,不宜接受新的刺激。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楊某不可能親自出庭。
田參軍曾披露,被害人楊女士已經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被李某某等人肆意毆打、侮辱,並輪番施暴,身體和心靈都受到極大摧殘。案發後,被害人楊女士又多次受到李某某恐嚇和威脅,極力阻止被害人將此事張揚出去……
李天一等5人涉輪姦案回顧
2013年2月19日,北京市海淀分局接到一女事主報警稱,2月17日晚,其在海淀區一酒吧內與李天一等人喝酒後,被帶至一賓館內遭到輪姦。3月7日,李等人因涉嫌強姦被批捕。7月8日,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對李等人涉嫌強姦一案向海淀區法院提起公訴。
6月底,李天一的代理律師薛振源宣布請辭後,夢鴿聘請新律師陳樞、王冉。兩人於7月10日發布聲明稱,公安機關在案發後以真實姓名向社會披露該案的行為已構成侵權。當時陳樞還稱將為李做無罪辯護。
李天一的父親李雙江是中共解放軍高級文職幹部,亦是中共紅歌演唱家,母親夢鴿是解放軍知名歌手。
這並非李天一首次犯案。2011年,李天一駕駛一輛寶馬汽車在北京與一對夫妻駕駛的汽車發生碰撞,隨即毆打這對夫妻,並大聲叫囂「誰敢打110」。此後李天一被處收容教養一年。
李天一涉嫌強姦案近期成為媒體熱點之一,李天一成為眾矢之的,民眾痛恨權貴子女因家族影響力而逃避法律的制裁。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張鳴表示:「民眾更擔心的,他家有關係、權勢,擔心會不會走關係。」「畢竟在中國,這個特權很厲害,無所不在。民眾的擔憂不是空穴來風」。
今年7月,李天一代理律師之一所屬的律所官網遭黑客攻擊,黑客留言稱:「只為還當事人一個公道。」
夢鴿到信訪辦為子「申冤」受害人律師或起訴李家
8月19日下午,夢鴿前往公安部信訪辦公室遞交資料,為兒子李天一「申冤」。她拿著上訪需要的相關資料與一名男助理乘坐出租車來到公安部信訪辦公室。約45分鐘後,夢鴿走出公安部信訪辦公室,始終一言未發,拒絕回答任何與案件相關的問題,只告訴媒體若有問題可聯繫她的律師。
被害人楊某的律師田參軍針對夢鴿去公安部信訪一事稱,「在刑事部門沒有判決的情況下信訪是違法的。如事件屬實,且內容涉及楊女士的隱私等名譽問題,刑事案件結束後,將會起訴李家。」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