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8月28日訊】近日,山西省太原市正在進行多項大工程,包括34個城中村改造、道路新建、改建工程等。而這一計畫的力推者,便是有著「造城市長」之稱的耿彥波。這麼大工程的籌集資金渠道是什麼?耿彥波表示「辦多少事籌多少錢」。
中國人常說量體裁衣,量力而行,用「事」來決定花錢的多少長顛覆了常規的思維,因為這個「事」既可以是今天的事,也可以是未來五年十年的事。當然,也可以上百年工程。至於錢夠不夠,借了再說,拿政府信用背書有借不到的錢?其結果必然是政府債務飆升。此前,耿彥波任大同市市長,造城項目就給大同留下巨額債務。
太原市國資局官員說,以太原上半年242億元的財政收入,全部投入到太原的城建中,也只是杯水車薪。按照這個思路,太原將成第二個大同。
新華社報導的數據說,目前12個省會城市要建新城55個,平均一個城市要建4.6個新城新區;144個地級城市,要建200個新城,平均每個地級市建1.5個新城新區;161個縣67個要建新城。已公布規劃面積的96個新城,佔地超過6,000平方公里。而延安在削山建新城。
市長熱衷於造城扭曲了「城鎮化」,將城鎮化簡化為城市改造、人口堆積,至於造好新城之後,民生問題如何解決,很少看到哪個城市推出過清晰的方案。這樣造城得不到群眾的理解,土地問題和暴力拆遷事件幾乎不可避免。
中國人都知道,市長熱衷於造城是有利益驅動的,個人政績,GDP好看,面子工程錦上添花。最重要的,恐怕還是大工程背後的利益鏈。行政主導的城鎮化,新城變鬼城將不斷出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