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並不能讓中國經濟保持增長

【看中國2013年08月22日訊】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佩蒂斯:

最新支持中國經濟增長會處在較高水平的理由是中國城鎮化。中央政府正計畫推動另一輪大規模的城鎮化。據稱城鎮化可以解決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因為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將會推進大量的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投資計畫。這是《金融時報》上刊登的中國城鎮化政策:

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最近表示會將城鎮化放在他經濟和社會政策日程的核心位置。政府各部門正制定一系列政策,有望於今年出臺。政策旨在在未來十年內規劃1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

集中推進城鎮化建設有望刺激礦業、房地產開發商、地方政府乃至股市。隨著中國經濟增長變慢,他們希望城鎮化可以給中國經濟帶來提振。他們把城鎮化算作釋放一輪新的投資,創造大量消費,並最終使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就中國實際情況而言,城市化程度已經算較高,現在中央政府決定將更多人從農村移到城市。所創造出的更多需求,怎麼不可能滿足中國繼續保持7%或者8% 的經濟增速呢?

Tom Holland 在《南華早報》上對此做了總結:

這些天對中國的議題都很快集中在城鎮化的經濟願景上。城市化不僅是新任總理的經濟政策,而且據支持者稱,這是中國未來發展的引擎,可以保持超高投資水平,甚至推動可持續的消費增長發展模式的轉變。

支持者認為,目前的中國僅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如果在未來幾十年間增加到75%,達到富裕國家的水平,那麼需要將3億人從農村轉移到城市。

為了配合城鎮化,中國將會在未來20年裡每年建一座上海這麼大規模的城市。這將對經濟起到極大的刺激作用。而且,由於城市人口收入高於農村人口,這將會提振消費,加速中國經濟再平衡。

諸如此類言之鑿鑿的論據不勝枚舉。然而, 有新觀點認為,城鎮化是中國經濟放緩的解藥,這種言論有幾個錯誤。

第一個最顯而易見的錯誤是,城鎮化不是增長的原因,而是經濟增長的結果。

有了經濟增長,城市才會比農村有更多商品,工作機會,這樣才出現城鎮化。在這種意義上,城鎮化不是增長的發動機。城鎮化是一個親經濟週期的過程,隨著經濟週期而增長或衰退。那麼一旦經濟增長放緩,城鎮化進程也會放緩。一個例子就是霍布斯鮑姆的著作,《The Age of Capital》中所提到的,在1873年經濟危機過後的三年裡,歐洲移民到紐約的人口下降了近70%。

第二,更重要的是,城鎮化與經濟相呼應,而不是促進增長。

考慮一下,假設伊利諾伊州政府決定將芝加哥夷為平地,然後在不遠處建一個新的城市,那麼美國會變得更富有嗎?

這要視情況而定。如果新的芝加哥和老的一模一樣,新芝加哥的產出和舊的一樣,那麼伊利諾伊州和美國都會因「再城市化」變窮。所有由新建築創造出的財富都是短暫的幻覺,因為新建築需要由稅收來支付,因此導致在償還時期內家庭收入減少,進而導致家庭消費減少,這也會引起工作和生產性支出減少。

可如果老芝加哥的情況很糟,失業率很高、工作和生活環境差。因為建造工人之前大部分處於失業狀態,那麼建造一個新芝加哥就會引發生產力激增,並且以很低的實際成本。如果新芝加哥的產出大於建造成本,那麼美國就會變得更富。

這正是關鍵所在。新建城市的行為並不會創造真實財富,或者真正長期的增長。只有當新建城市的生產力比資本和人力的成本高時,才能令社會變得更加富裕。

對城鎮化來說也是如此。當3億中國人從農村變為城市人時,自然需要就見很多新的建築、公路、學校等等,但是這些並不會讓中國變得更富裕。這些建設需要支付成本,而且進行建設的工人此前基本都是有工作的。如果假定這些勞動力之前都沒有工作,那麼城鎮化勞動力的人力成本就是零,但仍將會有巨大的資源成本。

為支付這些資源消耗,需要從其他經濟部門進行轉移。所以實際這些建築所創造的經濟增長正好等於從經濟體中抽出的。比如說,城鎮化花了1萬億人民幣,這些錢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納稅人支付。這當然將會減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由於可支配收入減少,消費就相應下降。只有當這些新城鎮創造出來的生產力大於原有的,中國才能更加富裕。

可這能說城鎮化不會給中國帶來經濟和財富增長嗎?當然不是。如果城市生產力水平遠大於農村,那麼就會讓中國變得更富有。

因此,這又是關鍵點。如果中國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那麼無疑肯定需要更多人拋棄在農村的低生產力水平工作,進入城市從事高生產力水平的工作,這樣城鎮化就能提高中國的財富水平,但城鎮化本身不會讓中國更富有。除非中國城市對於勞動力有迫切需求。

可是凱恩斯是怎麼說的?難道不就是創造就業機會能讓經濟體發展嗎?就算這個工作是挖個洞然後填起來。建一棟樓難道不比挖洞好得多?

不是,凱恩斯從沒那麼說過。凱恩斯主義的提振經濟只在失業率很高的情況適用,這種高失業率是由於「失業-消費減少」這種自我強化的趨勢造成的。消費本身並不創造財富,凱恩斯也沒說過可以。消費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創造一個過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加速經濟發展,而在其他情況下僅只是創造一個不必要的花費。

如果中國失業率很高,引起了需求下降、工廠工人被解雇等一系列的影響,那麼這個3億人的城鎮化計畫對中國經濟就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但這種積極的影響是說它阻止中國經濟進一步下滑。

再次強調,「凱恩斯主義」式的城鎮化支出,並不是保持GDP增長7%以上的可持續的方式。這只是在應對中國經濟增速大幅下滑、失業率高企時候的權宜之計。

這也就是為什麼說中國正在「被城市化」。而且城鎮化將保證中國經濟繼續高速增長的觀點是無稽之談。城鎮化是有成本的,而且如果中國通過借貸來支付成本,那麼債務將大幅增長。只有當中國在其他方面——那些和城鎮化無關的項目上,生產力增長;中國才只能真正變得更加富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