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8月15日訊】8月10日,隸屬中國國務院的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辦了「網路名人社會責任論壇」。據稱,該論壇召集了一批「網路名人」和「意見領袖」,卻沒有透露,這批「網路名人」和「意見領袖」姓氏名誰;外界也無從得知,他們具有多大的代表性。
然而,該論壇宣布,作為會議成果,與會者「達成共識」,提出了網路空間的「七條底線」,分別是: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信息真實性底線。
當局的意思,要用這「七條底線」來約束網民、規範網路。那麼,讓我們一一過目這七條:
法律法規底線-中共發言人早已聲明:不要拿法律當擋箭牌;社會主義制度底線-當今中國,各種制度色彩混雜,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兼有,社會主義只是一帖標籤;國家利益底線-作為執政黨的立黨之本,黨的利益高於一切,高於國家利益,高於人民利益;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現實中國,對公民合法權益冒犯最多、侵害最大,都來自於政府;社會公共秩序底線-往往是警察、國保或城管作惡,導致社會秩序大亂;道德風尚底線-無數當朝貪官、淫官和昏官,早已將這條底線踩在腳下;信息真實性底線-「黨和政府」的帶頭作用何在?謊言治國的法寶能否鬆手?
「七條底線」出籠後,官方媒體跟進捧場。《人民日報》發表文章,題為:珍惜網路「意見共同體」。問題是,意見共同體,意味著包容、尊重、求同存異,當局本身具有包容的胸懷和海量嗎?
《環球時報》發表文章,題為:上網共守「七條底線」,應是所有網民的責任!共守二字,應指官民雙方。對照「七條底線」,與其要網民遵守,不如讓官府遵守,反思其所作所為,是否在底線之上?
官媒炒作「底線」,網民立即跟帖:「不想批評誰,只求你自己寫的憲法能照做就行。」「建設性批評還少嗎?你們聽進去了嗎?參與性人格也不在少數,你們怎麼做的?」「現實無底線,居然就可以要求言論有底線!」
實際上,無論是《人民日報》還是《環球時報》,都泄露出,政府畏懼民眾、官府害怕網民,其恐懼心態,日盛一日。在展現民情、民意、民心的網際網路上,共產黨卻淪為弱勢群體。但凡中共有會、有話、有事,網際網路上,幾乎都是一邊倒的批評,甚至諷刺、挖苦,直至一片起鬨。
對此,今年6月,中共《求是》雜誌,曾發表文章,題為:警惕網路「負能量」,理性看待網路空間。有感而發,半是威脅半是奉勸地告誡網民:「罵,罵不倒黨和政府,也罵不來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光明前途。知識改變命運,勞動創造幸福。」
當今中國,何曾有「知識改變命運」?莫非是關係改變命運,甚至於,拼爹改變命運;何曾有「勞動創造幸福」?莫非是滑頭創造幸福,尤其是,腐敗創造幸福。把網民對政府的批評,稱為「負能量」,本身暴露出當局的偏頗與狹隘。批評,罵聲,所為何來?豈是責備所能阻止?豈是抓捕所能杜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