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財富與幸福(圖)

作者:周國平  2013-07-19 07:0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7月19日訊】今天這個時代,大家都很看重財富。我並不認為財富一點也不重要,我沒有那麼清高。我的看法是,金錢是好東西,但不是最好的東西,我們不能為了這次好的東西而把最好的東西犧牲掉了。最好的東西是什麼?就是我所說的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豐富,那是真正能使人感到幸福的東西。你可以去掙錢,掙得越多越好,但是要記住,第一不能讓掙錢的過程損害了人生的主要價值,第二應該讓掙到的錢有助於實現人生的主要價值,這樣財富才會是增進人生幸福的一個砝碼,人活著才有意義。

金錢的好處是使人在金錢面前獲得自由

我說金錢是好東西,那麼好在哪裡呢?它的最大好處是使你在金錢面前獲得了自由。窮人在金錢面前是不自由的,他不得不為錢工作,因為對於他來說,錢就意味著活命。在這個貨幣社會裏,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在沒有錢的時候,錢是第一重要的。你說錢不重要,讓你成為一個窮人試試看,你就說不出這種大話了。人生在世,第一件事是要解決生存的問題。有了錢、生存有了保障以後,錢就不那麼重要了,你可以不必僅僅為了錢而工作了,你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了。這就是我說的在金錢面前獲得自由的意思。

當然,如果錢更多一點,自由會增加,你不但在錢面前、而且在那些涉及錢的事情面前也獲得了自由。愛默生說,有錢的主要好處是你用不著看人臉色了。人窮志短,這個俗世間涉及錢的事情是很多的,如果你錢比較少,生活拮据,可能就不得不為了一些很小的但必須辦的事去求人,心裏很委屈,很有挫敗感。所以,即使對於一個不貪錢的人來說,有錢也是大好事,在涉及錢的事情面前可以保持尊嚴,這實際上也是在金錢面前獲得自由的一個方面。
我自己就有體會。比如說,我以前在單位裡,那時候稿費很低,主要靠工資生活,除了基本工資,還包括科研津貼啊,課題經費啊。你能不能申請到課題經費,你的科研津貼是第幾等,你和領導的關係會起很大作用。其實哪個單位可能都有這種情況,利益的分配受到人際關係的影響,只是程度差別而已。那麼,你就可能會比較計較,對一些利益會比較在乎,沒辦法不在乎,因為那確實會影響到你的生活。我算是比較超脫的,不屑於搞人際關係,更不愛看人臉色,所以對一些大家都在爭的利益寧可不要,但心裏還是會有一點兒難受的。後來出書實行版稅制,我得到的版稅還是比較多的,雖然不算很富,應付日常生活綽綽有餘了,對單位裡的那些小利益就可以完全無所謂了。

所以,我不主張年輕人太清高,光是精神追求了。我認識一個青年,很有精神追求,寫了很多哲學的東西,寫得不錯,但沒有謀生的能力,也不願意有,沒有職業,生活非常潦倒。他覺得他不是普通人,就應該過純粹的精神性的生活,可是他又受不了貧困,為此很痛苦。我對他說,你不是梵高,因為你受不了貧困,那就老老實實做一個普通人吧,先解決生存問題,在這個前提下,如果你確實有才華,遲早會有機會向精神方面發展的。在生活面前,沒有人擁有特權,才華不是擁有特權的理由,你必須自己去應對生活的挑戰,這有點兒殘酷,但別無他法。

精神追求與物質享受

據我觀察,現在的年輕人,像這樣只要精神、不思謀生的很少,只要物質、一心發財的也很少,多數人是在兩個極端之間,在不同程度上為生存壓力和精神追求的衝突而苦惱。我的建議是,第一要直面生存壓力,解決好生存問題,第二內心始終要有自己的精神目標,物質生活的目標寧可定得低一點,隨著生存問題的解決,逐漸加大精神追求的比重。你有發財的能力和機會,不妨去發,但是,運氣好的人畢竟是少數,不是想發就能發的,還是順其自然為好,保持從容的心態。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小康,過得去就行了。所謂小康,就是亞里士多德所說的中等水平的財富,社會上中等水平的物質生活。當然,中等水平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在貧困和大富之間,可以分出很多檔次,差別很大。我的想法是,在擺脫了貧困、不必為生活操心之後,在財富問題上最好是順其自然,不要以大富為目標。

我們要看明白一點,就是財富所能帶來的快樂是有限的,因為生命本身對物質的需要是有限的。物質匱乏,不能滿足生命的基本需要,人會痛苦。一旦基本需要得到滿足,免除了物質層面上的痛苦,財富所能帶來的快樂就呈遞減的趨勢,最後就不能帶來什麼快樂了。這裡面有一個限度,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遞減,我把這個限度定義為小康。從貧困到小康,這是質的飛躍,你衣食無憂了,可以按照你的心願去設計你的人生、追求你的幸福了。如果你還想從小康到大富,做一個富翁,你的生活質量真的又會有質的飛躍嗎?我不相信,許多富翁的事實也證明並非如此。有一個富翁是一個明白人,他談他的體會說:錢能買到的東西都是不值錢的。人生中的一切積極享受的確是錢買不來的,都依賴於人的心靈能力。所以,在衣食無憂之後,一個人能否幸福,起決定作用的不再是金錢,而是精神素質,你必須從精神方面去提高你的生活質量了。

物質對於幸福的作用是有限的,但物質的慾望倒可能是無限的,富了終歸可以更富。如果一個人只喜歡錢,有了錢以後仍然最看重錢,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賺錢上,那麼,我所說的金錢的最大好處他就完全沒有得到,他在錢面前仍然毫無自由可言。這種人其實是最可憐的,因為窮人受金錢支配是生活所迫,而他受金錢支配是素質太差,他是自願做金錢的奴隸,那樣就永無解放之日了。

我的體會是,一旦生存問題解決了,在金錢面前的最好心態和狀態是把金錢當作副產品,錢基本夠花了,你就應該去做你最喜歡做的事情,不管能不能掙到錢,能掙到多少是多少。比如寫作,本來這就是我的愛好,以前很長時間裏寫了沒地方發表,更談不上稿費,我不是還是要寫?現在能給我掙來版稅了,但是,我給自己訂立一個原則,就是仍然寫我自己真正想寫的東西,即使不給錢我也要寫的東西,首先要我自己通得過,我自己滿意,我以後要出全集的話,我把它收進去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如果單純為市場寫,收進去以後我自己會覺得慚愧和丟臉,那樣的東西我絕不寫。所以,我一直是按照自己的計畫來寫作,基本上不接受報刊的約稿,完全不接受出版社的訂貨。如果我把錢當作主要目標的話,就可能會針對市場寫一些必定暢銷的書。事實上,有時候出版商想給我策劃一個選題,預計市場一定特別好,預付一大筆版稅,但我一概謝絕。當然,寫完以後,我會考慮市場,挑選有實力的出版商來做這個書。不過,如果出版商要炒作,我一般是不配合的,我捨不得花時間在這種事情上,那是出版商的事兒,我寧肯少賣一點,省出時間來寫新的東西。我對自己說:在我的寫作之國裡,我是王,市場是大臣,可以讓它來為我服務,我絕不為它服務,那樣豈不降低了我的地位,把它當成王了?我說的是寫作,但道理是相通的,就是把自己精神願望的滿足放在第一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把經濟效益放在第二位,多固然好,少也無所謂,因為你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了。

金錢是手段,不是目的

金錢這個東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價值,手段的價值,而不是目的性的價值。當然,窮人在掙活命錢的時候,企業家在做生意的時候,金錢會成為當下的目的。但是,從人生總體上看,金錢只是手段,不應該是目的。一開始,它是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手段,在生存問題解決以後,它應該是滿足精神需要的手段。我說金錢是好東西,也是指它作為手段的價值,而我說它不是最好的東西,就是指它不具備目的的價值,那些應該成為目的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東西,那就是生命本身的享受和精神的享受。

德國有一個作家叫伯爾,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他有一篇很短的小說,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旅遊者,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個旅遊者,到了一個偏僻的漁村。他看見一個青年漁夫躺在小漁船上,正晒著太陽打瞌睡。他覺得這個情景很美,就給他照相,哢嚓哢嚓,把漁夫吵醒了。於是他就跟那個漁夫聊天,他說你不應該躺在這兒晒太陽,漁夫問我應該幹什麼,他說你應該出海打魚。漁夫就問然後呢,他說然後你就把魚賣了,得到錢以後,你就可以買更大的漁船,掙更多的錢。然後呢,買一條更更大的漁船,說到最後,買一條現代化的最先進的漁船。漁夫問,然後呢,旅遊者說,然後你就可以躺在這裡晒太陽了。漁夫說:用不著,我現在就可以。

這個小故事講了一個很深刻的道理:本來掙錢是為了什麼,首先是為了生活,當生活有了保障之後,人們應該去追求和探索生命中最有價值的東西,可是我們往往這樣,掙著掙著,就忘記自己本來的目的是什麼了,掙錢本身成了目的了,這不是很可笑也很可悲嗎?把手段當成目的,一輩子都耗在本來是手段的東西上了,在我看來這是價值觀的最大迷失。事實上,這種情況比比皆是,許多人一輩子都在忙著掙錢和花錢,盲目的活著。花錢也不是享受,而只是在消費,沒有時間欣賞大自然,沒有時間和家人共度快樂時光,沒有時間讀書、聽音樂,更從來沒有思考過人生的真正意義和生命價值。當下在我們中國,在我們的這個專制體制下,在金錢與物質的誘惑下,人們不去想精神物質與信仰等更有價值的東西,也不去想人生的真正目地是什麼?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悲哀,也只能說這樣的人從來沒有真正享受過生命,也就談不上擁有什麼幸福了。

有一個詞叫謀財害命,原義是謀他人的錢財,害他人的性命。我把它的涵義引申一下,現在多的是什麼?是謀人世的錢財,害自己的性命。這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謀不義之財,因此埋下了禍種,一旦東窗事發,就坐牢甚至真的搭上了性命。現在這種事很多,但在人口比例上畢竟還是少數。最多的情形是,在無止境的物質追求中,犧牲了生命本身的享受,敗壞了生命單純的品質。這一種謀財害命,因為它的普遍性和隱蔽性,正是我們最應該警覺的。

金錢的用處有二。一是滿足生命的需要,而這方面所需的物質是有限的。二是滿足精神的需要,而這取決於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和精神需要其實是一回事,你有這方面的能力,你才會有這方面的需要,才會有去滿足它的願望和得到了滿足的快樂。比如說,你喜歡讀書,有了錢你才會去買很多書,甚至給自己建一個比較像樣的藏書室。你喜歡音樂,有了錢你才會去買很多光碟,置辦高級音響,聽音樂會。你是一個富翁,可以經常周遊世界,可是如果你沒有文化,到了外面,你無非是去度假、消費、買名牌,不會有精神上的收穫。多麼有文化積澱的名城,對於你只是一個物理的存在,它們的文化內涵惟有對具備相應文化素質的人才是開放的。

由此可見,在幸福的問題上,財富到底起多大的作用,完全是由一個人的精神素質決定的。如果我們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幸福在於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豐富,就可以知道,一方面,得到幸福比得到財富要容易,你財富不多,但有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精神素質,就完全可以得到幸福,另一方面,得到幸福比得到財富要困難,你財富再多,但精神素質不好,就仍無真正的幸福可言。

来源: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