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保護文物被強拆 清代書院成廢墟(組圖)

 2013-07-16 19: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這裡清幽靜謐 是讀書人的聖地


這裡殘垣斷壁 再難覓往日盛景


這些木質構件承載了多少厚重的歷史

【看中國2013年07月16日訊】「老一中大殿後9間清代建築被拆,構件正裝車往外運。」7月13日下午,記者接到南陽市民投訴,稱省級保護文物清代宛南書院東講堂遭到施工企業強拆,記者立即趕到現場。

目睹9間清代古建築化為廢墟

當天下午4時許,位於南陽市進賢街的實驗中學施工工地,一片狼藉。碎磚、爛瓦到處可見,幾間清代建築只剩下殘垣斷壁,現場留下的大型鏟車輪印清晰可見,一台大型鏟車就停在現場。五六名工人正將大大小小的木質構件裝車外運,當記者拍照時,一名工人以附近樓房正在拆玻璃為由不讓記者靠近。

「東西不能拉走,要現場封存。」正在這時,南陽市文物局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的3名工作人員也趕到了現場,正準備外運的車輛被攔了下來。「上午我來的時候,已經拆了3間,我當時就向他們下達了停工通知,但還是沒有保住。」南陽市文物局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陳彬說,當時他找到了學校一位姓趙的副校長,說明這裡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要求停工,等候處理,這位校長也答應了。誰知,不到半天,9間古建築還是被夷為平地。這9間古建築屬於宛南書院的東講堂,建於清代。

痛心百年「文脈」所在 損失不可估量

據在場的古建所文物專家介紹,宛南書院前身是一座建於晉代的寺院(彌陀寺),清乾隆十六年,南陽知府莊有信改寺為宛南書院,其規模與馳名的嵩山書院、廬山的白鹿洞書院不分伯仲,可容門生300餘人,規模之大,為河南書院之最。1903年光緒帝「詔改書院為學堂」,取名 「宛南中學堂」。歷經府立宛南第一中學堂(1912年)、河南省立南陽中學校(1915年)、河南省立第五中學(1920年)、河南省立南陽中學(1933年)、河南省立南陽中學校(1954年)、河南省立南陽第一高級中學校(1959年)、南陽拖拉機配件廠「五七」學校(1968年)、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中學校(1971年至今)幾個發展階段。1959年被確立為省重點高中,1978年再次被認定為省重點高中。後南陽一中搬遷,現為南陽實驗中學。宛南書院2008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為第5批文物保護單位。

「非常痛心,很多文物印跡、文化信息都破壞掉了。」一位在場的民間文保人士告訴記者,南陽之所以成為歷史文化名城,正因南陽有幾千年的文明史;南陽之所以名人輩出,也因宛南書院100餘年作為南陽的最高學府而存在,這裡被稱為南陽的「文脈」和「文曲星座」,其不僅具有文物建築本身的歷史、文化等價值,也承載並見證了河南優秀的文化教育傳統,促進了不同時代的精神文化建設,損失不可估量。

誰下令拆了東講堂?

疑惑

記者看到,被毀的宛南書院東講堂位於該校正在建設的一棟實驗樓前,施工單位是河南天工集團第三分公司,在場的人員承認是他們拆了東講堂。當記者向一位現場負責人詢問是誰下令拆除令時,他拒絕回答。

「我上午沒在家,聽說是房子倒了砸壞了施工的工棚,他們才拆的。」南陽市實驗中學校長張佔獻告訴記者,東講堂由於年久失修,成了危房。他們在2008年曾提出過修復方案,但由於缺少資金,一直沒有進行。

「這種現象如果不制止,在我們手中毀掉的文物會越來越多,我們將成為歷史的罪人,愧對祖先、愧對人民。」發稿前,記者從南陽市文物局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獲悉,他們再次向校方和施工方下達了停止清運、現場保護的通知,並將此事上報到南陽市政府。

来源:大河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