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7月10日訊】2013年6月,美國人愛德華敗斯諾登叛逃香港,披露:美國政府有一個「棱鏡」(Prism)計畫,監控一些美國公民和外國人的電話通訊或網路活動。這一爆料,轟動全球。
「棱鏡」計畫,用於反恐,止於反恐
在沸騰的輿論中,有人譴責美國政府:在指責中國等極權政權實行監控的同時,自己也監控,這是「雙重標準」,「虛偽」,與中國政府的行為「並無區別」。有人則為美國政府辯護:那是出於反恐需要,在國家安全與個人隱私之間,美國政府處於難以平衡的兩難。
華盛頓皮尤研究中心的即時民調顯示,62%的美國人願意犧牲個人隱私,以換取國家安全;57%的美國人支持美國政府的做法。
事實上,美國政府的「棱鏡」監控計畫, 跨越從小布希到歐巴馬、從共和黨到民主黨兩屆政府任期。為在廣大範圍內搜索恐怖嫌疑、預防恐怖攻擊,美國政府撒下恢恢大網,大海撈針,收集的資料,難免涉及並非恐怖份子的普通人。然而,「棱鏡」計畫,源於反恐,用於反恐,止於反恐。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美國政府濫用了這些資料。
斯諾登的爆料,也得到了部分美國或西方民眾的呼應,有人甚至認為他是「英雄」,這完全可以理解,自由世界的人民,天生具有權利意識的敏感。其實,我們總能目睹這等悖理現象:在越是自由的國家,人們習慣了自由,只要自由被縮小一點點,就有人大喊受不了,比如這次斯諾登爆料在部分西方民眾中獲得的認同;而在越是專制的國家,人們習慣了專制,只要專制被減弱一點點,民眾自由多一點點,就有人大喊看不慣,比如中國毛左派對香港自由和臺灣民主的忌恨。
如無法阻止恐襲,人類喪失更多自由
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披露:由於「棱鏡」計畫,過去數年間,避免了數十起恐怖攻擊。如若不然,發生其中幾起、或者十幾起,社會恐慌情緒蔓延,連累經濟下滑、失業加劇、物質短缺,部分美國民眾,不僅可能喪失免於恐懼的自由,而且可能喪失免於匱乏的自由。
斯諾登揭發的所謂美國網路攻擊,最多的,是針對伊朗,比例達14%,顯然,掌握伊朗核機密,瓦解伊朗核項目,不僅策於美國的安全,也策於整個世界的安全。
手段相似,並不代表目的相同。中共網路攻擊,竊取他國的商業和軍事機密,輕則侵犯知識產權,重則危害他國安全、威脅世界和平;美國的網路攻擊,尋找恐怖份子的蛛絲馬跡,防範恐怖襲擊,不僅保護美國人民,也保護整個人類。除此之外,中國政府公開、公然、大規模地封鎖網際網路,剝奪人民的知情權,並捕捉網上言論,對異見者因言治罪。而美國政府的網上行動,則與此類行徑毫不相干。
當然,斯諾登事件,並非毫無益處。其積極意義,就在於,促使美國社會公開辯論,給美國政府以壓力,將來在如何保護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方面,做得更平衡、更完善。歐巴馬總統公開表態,歡迎這種辯論。
斯諾登爆料,時機蹊蹺
值得推敲的是,對美國「棱鏡」計畫的爆料,最早由英國《衛報》報導,那是2013年6月5日,就在歐巴馬與習近平在加州莊園會晤前夕;爆料人斯諾登露面香港,是6月9日,就在奧習會談結束後的第二天。而斯諾登本人,早於習近平訪美前的5月20日,就抵達香港,並一直住在那裡。奧習會一結束,斯諾登就現身爆料,如此蹊蹺!
有美國政要懷疑斯諾登受北京收買、充當中國間諜,多少有一定邏輯可循。這也或可解釋,為何在奧習會期間,面對美方對中方網路攻擊的指控,習近平並不承認,還繞著圈子說話。
經過短暫沉默之後,中共官方喉舌突然開動起來,大做文章。《環球時報》露骨道:要「充分利用斯諾登其人,為中國的國家利益服務。」「或許他還持有更多證據,中國政府應當讓他講出來,並根據它們是否已經向媒體公開而對美進行公開或內部交涉。」「斯諾登對於中國來說,是送上門來的一張‘牌’,如果此次處理不當,就會阻止類似的有利於中國的‘牌’送上門來。」
斯諾登叛逃與爆料,固然得以讓中共借題發揮,但發生在奧習莊園會前後,無形之間,對這次中美峰會的成果(如果有「成果」的話),來了一場沖洗。所謂中美互信,不免受創。
斯諾登讚中國人權,證明其無知
曾為美國中央情報局承包商當合同工的爆料人斯諾登,29歲,高中肄業,很懷疑他通曉天下大事、明辨自由與人權的真正涵義。實際上,斯諾登在香港發表的公開言論,已經暴露他的無知。斯諾登說,選擇香港,是因為「對香港法治有信心。」這個說法,恐怕連香港民眾都不免失笑,因中共干擾,香港法治的獨立性逐年喪失,在世界上的法治排名,連年下滑。
斯諾登又說,他的選擇,「是出於對中國人權狀況的信任。」這種顛倒常識、混淆黑白的認知,不要說香港民眾,即便在中國民眾那裡,都貽笑大方了!斯諾登指明香港中文大學遭到美國黑客入侵,但該校隨後發表聲明,否認該校網路受攻擊。於是,斯諾登爆料,有多少可信度?也成為一個疑問。
最後,斯諾登被迫離港,證明,他既沒有得到他「有信心」的香港法治的保護,也沒有見識到他所「信任」的中國人權。一個美國呆人,一個低智商的北京政府,一出鬧劇匆匆在香港收場。
父親呼籲兒子不要叛國
6月中旬,八國峰會正在英國北愛爾蘭舉行,斯諾登又及時爆料:幾年前,英國情報機構曾監聽到倫敦出席二十國峰會的外國政要。這類監聽,在世界上,顯然不止英國一家,當年的蘇聯,如今的俄羅斯,以及中國,向來靠竊聽治國,從來就是此類行為的老手。
如果因為斯諾登的爆料,而令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減少或停止必要的監控(出於反恐和世界安全的需要),其後果就是,聽任中共、俄羅斯等政權的監控(出於維護極權和防範人民的需要)單方面存在,眼睜睜看著自由世界遭受削弱。
斯諾登父親上電視,告誡斯諾登不要再泄密,不要叛國;並呼籲斯諾登「接受司法審判」,因為他相信美國的司法制度。天真,無知,或許還有些貪心、虛榮心,使斯諾登走上這麼一條不歸路,不僅觸犯美國法律,也危害美國安全,更在廣義上,悖逆人類良知。說他是自由世界的叛徒,並不為過。
北京打發斯諾登,看似聰明,實為犯蠢
斯諾登叛逃香港,中國政府無論是否策劃者,都因此獲利。斯諾登滯港期間,必處在中國政府的某種庇護之下,北京必派人與之接觸,並取得足夠情報。
6月21日,美國司法部以間諜罪、盜竊和轉移政府財物罪,向香港當局提出引渡斯諾登的要求。美港之間,有引渡條約,迄今合作無礙。6月23日,香港政府宣布:斯諾登已經合法離境。等於放走了這名美國的通緝犯。當日,斯諾登從香港乘機飛往莫斯科,據說要在那裡中轉,前往厄瓜多尋求政治庇護。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正在厄瓜多駐倫敦大使館避難,他宣稱,維基解密組織為斯諾登的這一轉移提供了幫助。
然而,斯諾登停留莫斯科機場,卻陷入進不能進、退不能退的尷尬境地。最後,他究竟要向俄羅斯、還是厄瓜多、抑或其他國家尋求庇護?斯諾登舉棋不定。雖有厄瓜多、委內瑞拉、玻利維亞三個拉美國家表示願意接收斯諾登,但如何將他接走,也頗費周章。
中國政府將斯諾登從香港打發走,是一個意外結果,表明,北京對中美關係有所顧忌,在充分利用了斯諾登的價值之後,將他作為一個負擔轉卸第三國。中國政府自以為,自己的做法很高明:既沒有留下斯諾登,給予其庇護,因而不會損害中美關係;又沒有將斯諾登遣返美國,沒有對美國示弱,因而安撫了國內左派。
中共決策者的做法,看似聰明,實為犯蠢。斯諾登問題,原本可以在中美之間解決,即便將他當做籌碼,也是北京的籌碼;但,卻把俄羅斯和更多國家牽扯進來,使事態複雜化,美國政府為此惱火,直指,中國政府此舉「將損害中美互信」。另外,僅僅在美國通緝斯諾登、要求香港交人兩天後,中共決策者就下令讓斯諾登走人,對國內左派看來,這就是對美國服軟,左派飲恨沒有充分利用斯諾登、進而看不起中共決策者,可想而知。
斯諾登叛逃,或刺激中國人叛逃
一年間,中國有王立軍和陳光誠,美國有斯諾登,叛逃事件的交叉進行,恰恰就是當年美蘇冷戰場面的另一種重演,再次為習近平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說法,提供了一個註腳:取代蘇美冷戰的中美冷戰,早已從將來式變成進行式。
鑒於中國網路監控的無處不在、網路攻擊的舉世猖獗,設若有人從中共體制內出逃,揭露中國網路監控和網路攻擊的核心機密,那種轟動效應,肯定十倍、百倍於斯諾登的爆料。斯諾登叛逃,或將刺激更多中國人叛逃,從此,中國政府的任務之一,就是看死自己的網路監控人員,尤其那些核心人員。
可以預見,藉助斯諾登爆料事件的掩護,中共對美國和文明世界的網路攻擊,勢必有恃無恐,更形瘋狂,甚至更大規模地升級。中美網路戰爭,遲早全面開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