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招讓孩子觀察力倍增
【看中國2013年06月13日訊】觀察是有一定目的、有選擇、有組織的感覺和知覺。全面、正確、深入、細緻地觀察事物的能力稱為觀察力。大約從2歲起,孩子就開始具備初步的觀察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增加,這種能力逐步提高。注意培養觀察力是發展兒童智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對於兒童認識事物的特徵,找出事物間的聯繫與規律,對於提高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有重要意義。同樣一幅描繪春天景色的圖畫,有的孩子觀察得很細緻,不但能寫出圖畫上有哪些人物和景物,而且能描出人物的神態和景物的特徵,並把人物與景物聯繫以及自己的心情融為一體,這說明這個孩子觀察力是比較強的。
家庭中培養孩子觀察力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1)要培養孩子觀察的興趣。
例如,你可以問孩子:你知道我們院子裡什麼樹樹葉先長,什麼樹樹葉後落嗎?他答不上來,你就可以帶他在初春、晚秋實地觀察。小孩子一般對動物感興趣,你可以逮一隻青蛙來,問孩子:你知道青蛙是怎樣鑽到地下過冬的嗎?一般孩子都會說是頭向下鑽進去的,其實不然,是屁股向後退遁下去的。當你向孩子講明之後,孩子會哈哈大笑,也增長了觀察的興趣。
(2)創造各種各樣的條件,讓孩子多觀察。
例如,經常帶領孩子到公園去玩,參觀瀏覽。讓孩子們觀察樹木花草的顏色形狀,遊客的神態表情,公園裡發生的事情;在馬路上走,可以讓孩子觀察紅綠燈,各種車輛,商店的櫥窗;有條件的還可以在家裡養花,養金魚,讓孩子對花和金魚進行系統的觀察,培養孩子的觀察習慣,激發孩子對事物觀察的興趣。
(3)激發孩子的觀察慾望。
對小孩來講,無論他的觀察是否全面細緻,都沒有關係,關鍵是要激發他的觀察慾望,不要懶惰,隨著觀察的不斷深入,他肯定會從中得到鍛練和提高。有利於激發觀察興趣的環境,應當是豐富多彩的,單調的環境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觀察興趣。例如:讓孩子觀察盆景,不到一分鐘就可能會表現出厭煩情緒,而若觀察金魚,可以持續5∼6分鐘。所以,幼兒所觀察的對象是以動為主的。
(4)根據兒童認識能力的發展,教給幼兒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
告訴孩子怎麼看,應該先看什麼,再看什麼。教會孩子有順序地從上看到下,從外看到裡,從主要的明顯特徵看到次要的特徵。對三四歲的孩子要從認識一些色彩鮮明、特點突出的東西開始,逐漸教他們學會根據事物的具體特徵去分析、比較不同的事物。如果孩子對鳥類感興趣,家長就可因勢利導,讓他們知道「小雞有個尖尖嘴,小鴨有個扁扁嘴,仙鶴腿長脖子細,頭上戴頂紅帽子」,等等。這樣,孩子就會逐漸學會和掌握有目的、有層次地觀察事物的方法。
(5)觀察時,引導孩子盡量使眼、耳、口鼻、手等並用。
如觀察花草,就讓孩子看看花朵的形狀、顏色,讓孩子再聞聞氣味。觀察雪景時,可以讓孩子抓把雪,甚至堆一個雪人,並引導孩子觀察雪人是怎樣融化的,從而加深觀察的印象。
(6)給孩子提出觀察目的和任務。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兩幅初看起來完全相同的圖片,給兩組幼兒觀察。一組在觀察前告訴他們這兩幅看起來相同的圖畫有五處不同;另一組只是要求幼兒找出這兩張圖片中有哪些異同,而不告訴他們有幾處不同。結果一組兒童平均講出4∼5處,另一組兒童只講出3∼4處。由此可見,在觀察前提出觀察目的和任務,讓幼兒帶著問題觀察,就能顯著提高孩子的觀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