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概股有希望了?

作者:葉檀  2013-05-27 13: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自從被渾水、香櫞等公司做空後,雪球中概股指數大跌,從最高的1300下跌到600點左右。中國公司面臨嚴重困境,境內IPO不暢,境外價值被低估,在境外上市的大型公司出現了一輪私有化熱潮,盛大、分眾等紛紛退出。

中國最高效、成長前景最好的公司在美國上市,如百度、新浪、新東方等;中國最糟糕的造假公司也在美國借殼上市,渾水等公司揪住這些造假公司不放,引發對中概股的全面恐慌。此時本應該通過嚴厲的審計與監管,挑出老鼠屎進行嚴懲,讓優質誠信公司脫穎而出,卻因為跨境審計難題,使投資者無法辨別優劣,最終中概股變成一鍋難以分辨質地的老鼠屎稀粥。

情況有了變化。

5月24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證監會與財政部於5月7日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察委員會 (PCAOB)簽署執法合作備忘錄,正式開展中美會計審計跨境執法合作,為今後雙方開展跨境協查打下基礎。簽署備忘錄後,在美註冊的會計師事務所若涉及案件需要向中方調取會計底稿,PCAOB可向證監會及財政部提出請求,中方在一定範圍內,履行相關程序後,可為美方提供相應的會計底稿。美方需尊重中國的《保密法》、《檔案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這雖然只是一小步,卻是來之不易的進步。

中國審計經歷了從開放到封閉再到局部開放的過程,一度境外的會計師事務所成為中國大公司審計的主角,中國的銀行等相關經營情況纖毫畢現。但隨著對等監管意識的增強,中方逐漸加強信息管理,並且規定了國際事務所本土化的進程,《中外合作會計師事務所本土化轉制方案》是審計本土化的明確信號。根據特殊的普通合夥制的相關規則,轉制後的「四大」在華公司至少有60%的股份應由中國內地註冊會計師持有,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以及海外註冊會計師的持股比例不得超過40%,而且在五年內這個比例要降至20%。另外,轉制後「四大」在華公司的高級合夥人必須是中國人。

美國國會則不斷對監管機構施壓,指其執行無力。美國SEC針對普華永道、德勤、畢馬威和安永在中國的分支機構以及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提起行政訴訟,指控這些會計師事務所違反了美國有關法律中對外國公共審計機構的規定。2012年5月,矛盾升級,當時SEC起訴上海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後者拒絕向SEC提供審計底稿,原因是涉及保密問題。

中美雙方監管頂牛的結果是,監管機構壓力巨大,中概股全部遭殃,發展下去,中國試圖在境外上市的企業,全都遭受到信用折價。可見,體制不順,最吃虧的是誠信經營卻遭受無妄之災的企業。只有詳細瞭解中國上市公司情況的境外基金獲利最多,成為真實信息受益者,資質優良的中概股被惡意做空後,又在低位買入,多空雙贏。

中國要想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最好的辦法是對等監管——允許美國審計公司、證券監管部門監管在美上市的企業,中方也有權監管在中國上市的美國企業,現場監管同樣如此,雙方都保留現場監管的權利。

問題在於,中國仍未設立國際板,多數人對國際板畏之如虎。美方監管中國在美的上市公司是有的放矢,而中方監管在中國上市的美國企業卻無法落到現實。即使如此,中方也有必要捍衛自己未來的權利,中國總要開放,人民幣總要國際化,國際板總要兌現,此時埋下伏筆,為未來掃清障礙。

中國有必要通過對等開放捍衛自己的尊嚴,對於何為國家機密數據,也應有明確的邊界,這樣才能在開放的同時保留尊嚴。最怕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所有的數據都視作國家機密,所謂保守秘密也就成為保護失信爛公司的代名詞。由審計篩選出好企業、拋棄爛企業,才是對中國利益的捍衛,中國的尊嚴絕不應該被爛公司玷污。

未來中美證券市場之間還有全面監管、現場檢查等方面需要博弈,只要秉承對好公司有利、對等監管的原則,那麼,中國的誠信公司、中國的監管體系就可以在國際上獲得尊重,那些攪亂中國信用的老鼠屎生存的空間就越來越窄,這是好事。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