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近三百年中不斷地與域外周邊的胡人的以及來唐的外國人融為一體,不斷地吸取新鮮血液,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對各種宗教信仰、各種文化兼收並蓄,締造出中華文明史上光彩奪目的一頁,在一千多年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多元文化。
人們「慕胡俗、施胡妝、著胡服、用胡器、進胡食、好胡樂、喜胡舞、迷胡戲、胡風流行朝野,瀰漫天下。在著裝、飲食上的表現是上層社會對胡服、胡食的態度已經不是作為一般的生活點綴,有的人甚至發自內心的熱愛外族服飾、外族飲食。《舊唐書.輿服志》云:「開元末,太常樂尚胡曲,貴人饌御,盡供胡食,士女皆衣胡服。」
葡萄酒正是在這樣開放的大時代、大背景之下在唐代社會的流行。本來葡萄和葡萄酒作為中原之外的物種和酒類從漢代甚至更早就已經引進了,但是栽培葡萄、釀造葡萄酒和創造葡萄酒文化上取得了飛躍的進步是在唐代。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和後來的歷代帝王對此的推動作用尤其深遠。
《太平御覽》記載,唐太宗從高昌國(現在的吐魯番)獲得馬乳葡萄種和葡萄酒法後,不僅在皇宮御苑裡大種葡萄,還親自參與葡萄酒的釀製。釀成的葡萄酒不僅色澤很好,味道也很好,並兼有清酒與紅酒的風味。大臣魏徵擅長釀製葡萄酒,他曾親自寫詩稱讚魏徵釀製的葡萄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
經過長期對葡萄酒的飲用和體味,唐代的《新修本草》已經認識和收錄了葡萄酒的養生保健價值,認為葡萄酒具有「暖腰腎、駐顏色、耐寒」的功效。
葡萄酒因為酒色鮮紅艷麗,又是女士們調理氣血,養生保健的首選。在這王者風範的熏陶下,唐朝的酒體結構已顯現出葡萄酒為上品,一些慶典相伴著葡萄美酒的尊貴。在女皇的引領下紅妝時代的貴婦們酒力強勁,勢不可擋的氣勢被載入史冊,詩詞歌賦中也浸透著葡萄酒的濃厚色彩。
李隆基稱帝時的大唐更是一個空前的盛世,疆土範圍早已解放酒禁,百姓們都聚在一起踏歌醉舞。相傳唐玄宗(李隆基)攜楊貴妃在沉香亭賞牡丹品美酒,逸興勃發的唐明皇即宣李白為其撰新詞《清平樂》三首助興,命樂師李龜年歌詠,梨園弟子伴奏。連楊貴妃拿來七寶杯,斟滿葡萄酒,敬於李白。玄宗也忍不住吹起笛子來。沉香亭內外,牡丹齊放,花香陣陣,歌樂裊裊,一派祥和,有如身臨天國仙界,這一飲酒場景羨煞多少古今英雄才子。這也標誌著葡萄文化的成熟和豐富。李隆基本人也對葡萄酒情有獨鍾,他試過無數補腎壯陽的藥酒,最終感嘆的是葡萄酒的清冽甘醇,讚喝了葡萄酒如賽神仙。
太宗李世民釀酒、品酒,尤其是玄宗李隆基賞花品酒詞曲相和,且以葡萄酒益氣調中、溫腎壯陽。葡萄酒真稱得上大唐盛世帝王的養生酒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