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炒房團被深度套牢:有人跑路有人跳樓
在溫州的大街小巷,房地產的廣告隨處可見,在看似熱鬧的背後,是溫州房價的持續走低,溫州房價的跌幅今年連續3個月領跌全國。
在溫州市區的一家中介門口,店員正在源源不斷的往門口的展示牌上挂出房源,該店的店員告訴記者:「來看的很多,其實沒什麼成交的。和最高點相比,豪宅降一半差不多,普通住宅最低也降了1萬元。」
各地「國五條」出臺之後,溫州炒房人在各地拋房現象明顯。4月14日,溫州一位在杭州炒房的人士向記者透露,現在在杭州有不少溫州人在降價拋房,且主動降價出售手中的房源。
溫州本地的一位炒房客向記者表示:「他手中的兩套房子,一套是位於市中心的老房子,原來漲到了每平方米3.5萬元,現在2萬元沒人要。而第二套房子最高漲到了每平方米7.5萬元,現在3.5萬元出手也賣不出去,完全被套住了。」
溫州房地產供過於求
3月底到4月初,溫州不少樓盤或開盤或採取降價促銷。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溫州的二季度將有10多個樓盤在售。
溫州市物價局監測預警分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溫州市區將有19個項目上市,再加上目前80萬平方米的庫存,市場供應可能達到160萬平方米,該供應量是2012年市區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量的2.4倍,是近幾年樓市銷售最高峰2009年銷售量的1.5倍,預計需要約29個月去庫存。
隨著國家多次出臺樓市宏觀調控政策,炒房團意識到情況不妙,隨之開始撤離,房價隨之下降。浙江省溫州市物價局近期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溫州市住宅交易價格明顯下降,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4.3%,全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25886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4%。
當地的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當地最早從2008年開始,就已經開始有人拋房套現。」
當地的中介告訴記者,在溫州的二手房市場上,曾代表溫州市場最高價格水平的綠城鹿城廣場,2010年巔峰時二手房價格已經接近10萬元/平方米,如今在二手房交易網站上的最新掛牌價格則只要4.5萬至5萬元/平方米。實際成交價比這個還要低。
投資者被深度套牢
溫州一家做建築行業配套的企業老闆馬先生每天都要疲於應付那些討債的電話。
2009年金融危機後,民間借貸和銀行貸款都很寬鬆,馬先生認為房地產將會大漲,利用民間借貸借了10個人的錢,總計1600多萬元,再加上自有資金,購置了一批房子。
由於沒看準形勢,房子一直沒出手,到現在,房子已經成為了馬先生的夢魘。
馬先生舉了一個例子:「以我手裡的一個房子為例,2009年,我以每平方米4.6萬元的價格購置了一套位於市中心的房子,在2011年5月份,該處房子漲到了每平方米9萬元,當時認為還會漲,結果就沒出手,2011年下半年後,房價開始下跌,現在每平方米只能賣3.8萬元至4.2萬元左右,完全被套牢。」
而當年借下的1600萬元還要償還利息,債主們最近由於民間借貸危機,紛紛要求連本金一起償還。
「我的企業形勢在目前來說還算能維持下去,一年的純利潤在500萬元左右,民間借貸一年的利息不到400萬元,銀行還有2000多萬的貸款要還,沒法幹下去了。」
為防止馬先生「跑路」,這10個債主每天電話從早上打到凌晨,令馬先生苦不堪言。
還有一些企業因為聯保問題,最後被房地產拖下了水。
溫州郊區的一家做閥門的企業老闆朱先生再三告誡記者,千萬不要把我名字說出來,因為企業雖然還在生產,但馬上面臨著關門的問題。
3年多以前,因為資金不足,朱先生和其他3家企業進行了聯保向銀行貸款,最終每家企業貸到了500萬元。
這500萬元為朱先生帶來了擴大再生產的能力,但問題也出現了。一家參與聯保的企業拿到貸款後並未用於公司的發展,而是去進行炒房,隨著房地產價格暴跌,這家企業資不抵債,最終倒閉,還欠銀行幾千萬元沒有還清。銀行於是向擔保人朱先生提出償還,併進入了訴訟程序。
「做實體的企業被房地產拖垮的事情在溫州很多,遇到房地產調控,房子賣不掉,企業就完了。」
溫州方興擔保公司董事長方培林告訴記者,溫州的很多豪宅都是那些企業家買的。溫州民間金融人士章方苗認為,如果這些企業拿到融資後,專注於做實體,而不是炒房,中小企業也不會倒閉的那麼多那麼快。
落寞的炒房團
方培林告訴記者,溫州炒房團應該是全軍覆沒了。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更為直率:「有人說溫州炒房團現在去上海炒房去了,這些都是房地產商炒作,沒有這些事情了。現在不少人都想把房子處理掉,回到實體行業。」
一位溫州在上海炒房的人士在賣房時,主動降價100萬元,以尋求快速出手。
當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原來身邊好幾個人都把企業賣掉,帶著錢去上海做地產基金。現在一批一批的那些人回溫州來募資,給自己在外地的房產進行補血,現在整天看到這些大城市在喊漲價,為什麼溫州人都被套住了?總有一個說謊的。」
當地另外一個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他的一個朋友在北上廣等多個城市買了127套房子,很多都被套住,現在這個朋友已經不知蹤跡。
購買127套房子的這個人炒房的模式是先在一個地方買一套房子,然後用這套房子作抵押,去買第二套房子,以此類推,127套房子就是這樣買來的,這也是不少溫州炒房團的操作模式。當其中一個地方的房價下跌,就會波及整體。
「這也是這個人‘跑路’的原因。據我所知,還有人因此而跳樓。」該知情人士說。
在北上廣,溫州炒房團已經看不到太大動靜。有一部分溫州炒房的人開始轉向了三四線城市。
安徽淮南一處商業地產項目吸引了不少溫州投資者的目光,該地產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該項目將於今年國慶節開業,目前溫州市區的投資者買了300多套,溫州市下面的永嘉縣的投資者買了70多套,購買的價格在每平方米1萬元到3萬元之間。
「溫州人對市場的靈敏度很高,對政策的關注度不高,這也是為什麼總能找到商機,而會被房地產套牢的原因。」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