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貸泡沫真相:GDP的240%?(組圖)

去年11月,zerohedge根據各央行和高盛10月數據製作以下圖表顯示,中國(不計港臺地區)企業債與GDP之比達151%,高居全球之首。

但企業債務只是總體債務的一部分,中國還有消費者貸款、政府債務和其他影子負債形式的貸款。

4月11日,中國公布3月社會融資達人民幣2.54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1.06萬億元。

高盛更新的圖表顯示,2013年中國信貸總規模預計增至GDP的240%,而且還在加快速度增加。

zerohedge認為,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要保持年均8%的經濟增長速度,中國必須繼續產生大量債務,這也就是所謂的「信貸衝動」,GDP增長就是系統流入多少信貸的體現。

以下高盛圖表顯示,3月中國社會融資總規模升至創記錄水平。

投入這些信貸會得到多少經濟增長?高盛下圖顯示,中國注入信貸對增長的推動作用在逐漸減弱,甚至可能變為副作用。

如果中國為了保證增長速度必須投入更多的信貸,會不會有一天,現金流再也不足以支付無擔保債務的利息,大量企業要被迫違約?

到那個時候,中國央行是否得像英美歐日的央行那樣,直接貨幣化重新創造的資產,為保增長讓系統資金氾濫?

至於被zerohedge稱為通脹陷阱的中國股市,也許要出現通脹爆炸。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