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葉檀:林毅夫先生太樂觀

作者:葉檀  2013-04-08 10: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6
    小字

4月6日,林毅夫在博鰲論壇上重申,仍需要靠投資拉動經濟,未來20年,每年GDP增長8%的關鍵就是投資。林毅夫並不孤獨,包括張軍、朱天等在內的經濟學家已經提出:中國現階段,重點仍然是投資而不是消費。只不過,後者更謹慎一些,認為只要繼續堅持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政策,中國經濟完全有可能以平均每年6%~7%的速度再增長20年。

投資重於消費的觀點既來自理論,也來自實踐。東歐、日韓工業化初期的投資比率以及新結構經濟學,都說明投資在工業化初期是市場的內在需求。政府投資基礎設施可以大幅拉高當地的產出,企業大量投資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投資上升就是必然趨勢。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國經濟主要依靠出口消化過剩產能,養老恐慌、貧富差距等造成居民消費不足。

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我國都存在結構性失衡。

張軍在《資本形成、投資效率與中國的經濟增長——實證研究》一書中,以翔實的官方數據證明,中國投資率與經濟增長率都位於世界前列,但總投資對GDP的貢獻率卻在下滑,從上世紀90年代就已出現,說明投資效率低下。不斷曝光的高速公路、高鐵等基建項目的貪腐醜聞,以及不斷曝光的豆腐渣工程,顯示投資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於缺乏約束的體制弊端。

黃亞生教授提出巴西可資佐證,證明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巴西經濟一直保持著飛速增長,尤其在1968~1974年這7年間,巴西GDP年均增長11.4%,這就是所謂巴西的「奇蹟年代」。整個20世紀80年代其GDP增長為零,「奇蹟年代」隨後即為「丟失的十年」。

消費領域的失衡讓人瞠目。必須承認,由於家庭服務、餐飲等難以統計,我國居民消費被低估。但一些數據顯示,消費極不均衡,富裕階層國際消費、奢華派對,而普通居民節衣縮食。即使重視投資的日本,也必須輔之以居民收入倍增計畫,以破除消費領域的極度失衡,使經濟獲得新的增長動力。

2013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8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4%,以下均為名義增長)。2008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15%,2009年受次貸危機打擊大幅下降至15.05%,2010年大幅攀升到18.05%,2011年為19.1%,離2008年的高位只有一步之遙。可見,今年春節官方倡導節約,消費下降甚至超過2009年次貸危機的打擊。

究其原因,首先在於居民消費外流,據全國假日辦值班室負責人介紹,2013年春節,出境游持續增長。考慮到各地旅行社的遊客增長量,一些境外非團隊的個人游,增長在30%以上。值得關注的是,境外游幾乎等同於購物游。其次,網購代替了傳統購物,由於這一塊統計並不準確,可能被低估。

第三,各級政府不得不厲行節約,這也是社會熱議的話題。今年1~2月,餐飲收入4030億元,同比增長8.4%;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餐飲收入1278億元,同比下降3.3%。商品零售33780億元,增長12.8%。在商品零售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16724億元,增長11%。

餐飲業雖然在消費品零售總額中佔比僅5%左右,但過年過節各方送禮、迎來送往數量下降,影響不僅侷限餐飲,對商業影響不容小覷。

中國有自己的特色,不是投資或者消費的問題,而是誰在投資,投資效率如何,誰在消費,消費是否會增迦納稅人負擔?考慮到我國投資結構與消費結構扭曲程度,不提體制改革一味強調投資的重要,有失偏頗。這一理論是制度經濟學的常識,不應該被遺忘。

經濟結構改革在未來五年,甚至十五年都是重中之重,沒有經濟結構改革,強調投資,也許增加了貪腐的機會;強調消費,也許增加了三公消費與納稅人的負擔。

結構改革路艱且長,任重道遠,林毅夫似乎過於樂觀。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