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蔬菜主要包括扁豆、刀豆、豌豆、豇豆等,大部分人只知道它們含有較多的優質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好的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也高於其他蔬菜,卻不知道它們還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豆類蔬菜的共性是性平、有化濕補脾的功效,對脾胃虛弱的人尤其適合。
但是,根據種類的不同,它們的食療作用也有所區別。
豇豆: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長豆角。它除了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外,最重要的是能夠補腎。
李時珍曾稱讚它能夠「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營衛,生精髓」。所謂「營衛」,就是中醫所說的營衛二氣,調整好了,可充分保證人的睡眠質量。此外,多吃豇豆還能治療嘔吐、打嗝等不適。小孩食積、氣脹的時候,用生豇豆適量,細嚼後嚥下,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豇豆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尤其適合糖尿病、腎虛、尿頻、遺精及一些婦科功能性疾病患者多食。
2.但氣滯便結者應慎食豇豆。
藥膳方
1.生豇豆適量,細嚼嚥下或冷開水送服,治食積腹脹,暖氣。
2.豇豆湯:干豇豆100克,水煎服湯,治糖尿病、口渴、尿多。
3.豇豆粥:豇豆100克,粳米150克,鹽、味精各適量。將豇豆洗淨,用清水浸泡發脹備用。將粳米淘乾淨,放人鍋內,加人豇豆和足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至豇豆、粳米熟爛為度。再人精鹽、味精等即可食用。
4.豇豆燉雞肉:豇豆100克,籐籐菜30克,雞肉100克,料酒、蔥、姜、鹽、味精適量。將雞肉洗淨,切成小塊,再把豇豆、籐籐菜沖洗乾淨,切段,與雞肉一起放人鍋內,再加人清水、料酒、蔥段、薑片、精鹽等,先以武火煮沸,繼以文火,待雞肉、豇豆熟爛時,再加入味精調味,當菜食用。
扁豆:
多在夏秋季節食用。主治健脾和中,消暑化濕。治暑濕吐瀉,脾虛嘔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帶下,小兒疳積。對由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腹瀉、嘔吐、女性白帶等症狀,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糖尿病患者由於脾胃虛弱,經常感到口乾舌燥,平時最好多吃扁豆。女性可以將扁豆炒熟成末,每次6—12克,用糯米酒或溫水送服,能夠緩解白帶多的症狀。
刀豆:
味甘、性溫,具有暖脾胃、下氣、益腎、補充元氣的作用。
適用於氣滯、打嗝、胸悶不適、腰痛等症狀。嫩刀豆用來煮食或製成醬菜,不僅味道鮮美,還有溫補的作用;老刀豆則對打嗝的治療效果最好。
豌豆:
豌豆的味甘、性平,常吃能夠補中益氣、利小便。
適用於脾胃虛弱所導致的食少、腹脹等症狀。哺乳期婦女吃了,還有助於增加奶量。
營養分析
在豌豆莢和豆苗的嫩葉中富含維生素C和能分解體內亞硝胺的酶,可以分解亞硝胺,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豌豆與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黴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質,具有抗菌消炎,增強新陳代謝的功能。在荷蘭豆和豆苗中含有較為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腸作用。
營養價值
每100g豌豆含有:能量105千焦(27大卡)、蛋白質7.4g、脂肪0.3g、碳水化合物21.2g、葉酸82.6μg、膳食纖維3g、維生素A37μg、胡蘿蔔素220μg、硫胺素0.43mg、核黃素0.09mg、煙酸2.3mg、維生素C14mg、維生素E1.21mg、鈣21mg、磷127mg、鉀332mg、鈉1.2mg、碘0.9μg、鎂43mg、鐵1.7mg、鋅1.29mg、硒1.74μg、銅0.22mg、錳0.65mg。
[附方]
1,煮碗豆:嫩豌豆250g,加水適量,煮熟淡食並飲湯。
源於《隨息居飲食譜》。該方有「和中生津,止渴下氣,通乳消脹」之功。可用於煩熱口渴,或消渴口乾,以及產後乳汁不下,乳房作脹。
2,豌豆芫荽湯:豌豆120g,陳皮10g,芫荽60g。加水煎湯。分2∼3次溫服。
本方以豌豆益脾和胃、利濕,陳皮、芫荽健胃化濕。用於濕濁阻滯,脾胃不和,吐瀉轉筋。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