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蔣經國啟動終結威權時代的政治工程(圖)

蔣經國與臺灣政治轉型

作者:王鐵群  2013-03-16 12: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蔣經國與蔣方良(資料圖片/看中國配圖)

臺灣從威權政體轉變為憲政民主,固然是合力作用的結果,但蔣經國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親手啟動終結威權時代的政治工程。」(馬英九:《歷久彌新的身影——蔣經國》)

一、政治轉型的基本思想

1.向歷史交代,對歷史負責

1978年5月蔣經國當選「總統」,成為臺灣地區集黨(此前已任國民黨中央主席〉、政大權於一身的「政治強人」。蔣經國可以像一切專制者或威權者那樣,握緊「槍、筆兩桿子」,利用軍警憲特鎮壓一切異見人士,固守「基業」,享盡特權。事實上,蔣經國在上任「總統」的最初幾年仍實行威權政治,在繼續振興經濟、厚植「國力」的同時,繼續白色恐怖,維護國民黨一黨專政。但是,蔣經國沒有陶醉在臺灣經濟的騰飛和一呼百應的感覺之中。

1986年10月10日,蔣經國在「國慶」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向歷史交代」的講話,表示要對歷史、對十億同胞、對全體華人有個交代。1987年5月,副「總統」李登輝向應邀訪臺的美籍學者楊力宇提交了蔣經國「總統處理國家大政決策的基本原則」:「一、一切作為向歷史交代,不在乎目前的譭譽,而在於將來歷史上的評價。二、因應現實情勢所作成之決定,常不受他人之影響左右。三、企圖建立制度,求國家之長治久安,不求一時之方便。(楊力宇:《向歷史交代——蔣經國晚年的重大決策》)正是這種向歷史交代、對歷史負責的精神,使蔣經國力行政治革新,領導了一場不流血的「寧靜革命」。對此,馬英九感慨道:「我們崇敬他,就因為他能突破家世、出身、教育、歷練乃至意識形態的侷限,務實肆應變局,進而開創新局,在這個意義上,他的身影,不僅不曾褪色,反而歷久彌新。(馬英九:《歷久彌新的身影——蔣經國》)

2.尊重憲法,依憲治「國」

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是限制國家權力、保障公民權利的利器,是現代國家和社會的核心價值。臺灣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於1946年12月25日國民大會通過,1947年元旦公布,同年12月25日生效。該憲法遵循主權在民的理念,明確了公民權利的保障,規定了五權分立和地方自治的權力制衡制度等。但因國民黨當局在臺灣長期「戒嚴」,使憲政受到很大束縛,憲法基本成為掩蓋一黨專政的遮羞布。

蔣經國晚年多次強調要尊重憲法,依憲治「國」。1979年12月10日,蔣經國在國民黨十一屆四中全會上強調,實行民主憲政是「國家」政治建設應走的大道,必須繼續向前邁進,決不容許後退。1984年3月蔣經國連任「總統」後表示:「當秉承憲法及大會賦予之職責,為‘國’效命,為民服務」。1985年8月16日,蔣經國接受美國《時代》雜誌專訪時說:「‘中華民國國家元首’依憲法選舉產生,從未考慮由蔣家人士繼任。」他聲明:切按憲法行事,不允許任何違憲行為。據《國民黨下臺內幕》一書透露,1985年12月25日,蔣經國在主持行憲紀念大會等三個會議聯合典禮時,突然離開預先準備好的講稿說:「現在,有兩個問題,經國想做一個明確的說明:第一就是,‘總統’繼承者的問題……下一任‘總統’,必然會依據憲法而產生……有人或許要問,經國的家人中有沒有人會競選下一任‘總統’?我的答覆是,不能也不會。第二就是,我們有沒有可能以實施軍政府的方向來統治‘國家’?我的答覆是,不能也不會。執政黨所走的是民主、自由、平等的康莊大道,絕不會變更憲法,同時也絕不可能有任何違背憲法的統治方式產生。」這是蔣經國首次公開表態,斷言力行憲法,排除軍人干政,結束蔣家獨裁。蔣經國還強調,要保障憲法前提下的公民集會、結社、組黨權利。1986年10月7日他對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女士說:「我們向來都理解人民有集會及組織執政團體的權利。不過,他們必須承認憲法,並且認同根據憲法所制定的‘國家’體制……不得從事任何分離運動——我所指的是‘台獨’運動,如果他們符合這些要求,我們將容許成立新黨。」〈《蔣總統經國先生言論著述彙編》第15輯第417頁)當時在現場傳譯的馬英九回憶說,當他把蔣經國所說的「開放政黨合法登記」等關鍵詞翻譯給訪客時,他好像觸電一樣,產生了一種「我們正在改寫歷史」的強烈感覺。

3.順應「社會變遷和民心潮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民主浪潮席捲全球。在亞洲,韓國民主鬥士金大中與其他民主人士一道,誓死反抗李承晚、朴正熙、全斗煥獨裁政權。1986年2月菲律賓獨裁者馬科斯政權被推翻,更成為影響世界的重大事件。在臺灣,1979年12月10日,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人士,在高雄市組織數千民眾舉行紀念「國際人權日」集會遊行,民眾高呼「打倒特務統治」、「反對國民黨專政」等口號,要求民主與自由。軍警奉命鎮壓,釀成雙方近200人受傷的「美麗島事件或稱高雄事件:

1986年3月底,蔣經國在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政治革新」的主張,強調「要以黨的革新帶動全面革新」。會議決定調整政策,包括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實行地方自治法制化、推動黨務革新等。臺港輿論界一致認為「國民黨以今春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作為契機,也下了求變的決心」。毫無疑問,這些「新政」的實施,必會推動國民黨向現代民主政黨轉型。不解、懷疑、阻力的存在是必然的。蔣經國在一次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上明確作答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因應這些變遷,執政黨必須以新的觀念,新的做法,在民主憲政體制的基礎上,推動革新措施,唯有如此,才能與時代潮流相結合,才能與民眾永遠在一起。」(《蔣總統經國先生言論著述彙編》第15輯第323頁)蔣經國努力順應時勢和民意這一點,對其屬下影響至深。宋楚瑜回憶說跟隨經國先生十四年,有幸與聞機要,參與變革,我所學到與體認到最深刻的事情就是:‘為政者要從民眾的角度看問題。’我們不要光從政府或政黨的角度看問題,政府不一定全是對的,民眾的聲音常有它的道理。我們只要以民眾的角度來理解問題,七八成的事情都能順利推動;並得到民眾肯定。」(宋楚瑜:《蔣經國先生的改革之路》)

4.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

晚年蔣經國的眼界已超越了個人、家族、黨團利益,用其手中之權努力推動社會民主化。1986年9月28日,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在臺北正式成立,因當時「黨禁」未開,民進黨從程序上屬於非法。一些國民黨要員要求對民進黨施以鎮壓,情治部門也向蔣經國提交了抓捕名單,但蔣經國沒有批准「抓」、「殺」,他忠告這些人:「使用權力容易,難就難在曉得什麼時候不去用它。」他強調:「應採取溫和的態度,以人民、‘國家’安定為念處理事情。」他指出:「黨追求民主的基本方針、原則不能因客觀情形的變化而改變,必須維持下去(李登輝1986年9月30日記,見臺灣《中央日報》1993年12月2日)蔣經國默認民進黨成立,這是臺灣政治轉型的重大突破點,對此,一些人是難以理解的。1986年10月,蔣經國在國民黨中常會上再次強調:「個人的生死譭譽並不足惜,重要的是‘國家’、民族的命脈。」「凡執政黨同志,應以中國國民黨一向大公無私,為‘國’為民的誠意和開明的豁達,積極求進的作為,與所有愛‘國家’、愛民族的人共同努力」,以「使民主憲政更充實、更完美」。

5.「世上沒有永遠的執政黨」

蔣經國推行的民主改革,必然觸及各方既得利益者的特權,招致種種反對和阻力。在蔣經國簽署解除「戒嚴令」前後,國民黨內許多人向蔣經國提出質疑,擔心開放黨禁報禁之後,國民黨會

否丟掉權杖?會否就此亡黨?會否「天下」大亂?……「國策顧問」瀋昌煥提醒蔣經國:「這樣做,可能會使我們的黨將來失去政權!」蔣經國淡定地回答世上沒有永遠的執政黨。」蔣經國還說過:「世上沒有萬年的執政黨,即使被人民選下臺,將來政績好了,仍然可以再被選上。」在2000年大選時,國民黨被多數臺灣民眾拋棄,成為在野黨。國民黨下臺後,經過痛定思痛,割癰去疽,在2008年被臺灣民眾重新舉上執政之位,驗證了蔣經國的預言。

二、蔣經國關於政治轉型的主要措施

蔣經國不僅有上述政治轉型的基本思想,而且採取了一系列政治轉型的措施,推動了臺灣社會的政治轉型。

1.調整決策機構

為了推動政治轉型,蔣經國根據對「政治革新」的態度調整領導成員,提升開明派力量。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後中常委撤換了4人:撤下的是孫運璇、馬紀壯、閻振興和趙自齊,換上的是李煥、吳伯雄、施啟楊和陳履安。這一措施,減少了中常會內部對「政治革新」的阻力,為政治轉型創造了決策層條件二

2.組織「革新小組」

要實現政治轉型,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是設立專職機構,加強民主研究,指導民主實踐。蔣經國從中常委中選出嚴家淦、謝東閔、李登輝、谷正綱、黃少谷、俞國華、倪文亞、袁守謙、瀋昌煥、李煥、邱創煥、吳伯雄12人,組成「革新小組」,專門研究「政治革新」。蔣經國要求他們:「先選擇最重要的來做,而且要快做,不要拖。」

3.解除「戒嚴令」

1949年5月臺灣當局和臺灣警備司令部頒布「臺灣地區緊急戒嚴令」,規定「嚴禁聚眾集會罷工罷課及遊行請願等行」;「嚴禁以文字標語或其他方法散佈謠言」等。

蔣經國指示「革新小組」:「戒嚴問題應列為第一優先」,「應朝解除戒嚴及准許新黨成立的政策方向前進」。1986年10月,國民黨中常會根據蔣經國提議,以舉手錶決方式通過「解除戒嚴」決議。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公布施行「國家安全法」,同時正式解除在臺灣實施了38年的戒嚴。蔣經國指出‘解嚴’將使臺灣邁向一個更民主、更自由、更進步的時代。」解除「戒嚴」,是保障臺灣人民的權益、實現臺灣民主化的關鍵措施。

4.開放「黨禁」

即恢復民眾結社自由權力,准許成立包括政黨在內的政治團體。早在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前後,蔣經國就曾有與黨外反對者溝通的安排,據宋楚瑜回憶:「當黨外運動崛起,經國先生

知道民主化已不可避免,我開始介人與黨外和各種反對勢力溝通。(宋楚瑜:《蔣經國先生的改革之路》1983年)蔣經國在接受聯邦德國記者採訪時,公開承認黨外反對運動對社會進步有助益。1986年9月初,蔣經國對美國記者表示國民黨已在研究開放黨禁問題。1986年10月,國民黨中常會在通過「解除戒嚴」決議的同時,通過開放「黨禁」決議。

正式解除「戒嚴」、「黨禁」後不久,臺灣就有60多個政治團體申請註冊成立政黨(其中20個獲得通過截止到1991年底,登記註冊的社會團體多達137個,未登記的黨派和政治團體也為數不少。

5.開放「報禁」

言論和出版自由是最基本的人權,《中華民國憲法》第11條規定,「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但在「戒嚴」期間,這些自由在臺灣地區並沒有完整履行。

蔣經國主政後對媒體界較為寬容,《八十年代》《美麗島》等黨外政論性刊物都被允許出版。1988年元旦亦即蔣經國過世前13天,在蔣經國的指示下,正式解除「報禁」。從此,自由媒體不再被視為起鬨鬧事、「動搖國本」的「亂源」,臺灣進入全新的資訊流通時代。

到2007年9月,臺灣擁有報紙2273家,廣播電臺178家,通訊社1260家。到2010年7月,雜誌達7088家。1990年臺灣允許私人開辦有線和衛星電視企業,至2005年臺灣已有63個有線電視系統。

6.「革新黨務」

為適應解除「戒嚴」、開放「黨禁」、開放「報禁」後的新形勢,必須改進國民黨的工作,把國民黨轉型為現代政黨。蔣經國強調「黨務革新」是「政治革新」的關鍵,而「黨務革新」的重點,「最要緊的是放棄自私自利的觀念,糾正心理上的錯誤(《蔣總統經國先生言論著述彙編》第15輯第336頁)在蔣經國努力「提高黨的競爭能力」的要求下,國民黨從思想、觀念、組織、訓練等各方面進行了重新規劃和改進。國民黨「置之死地而後生」,今天已脫胎換骨,成為新型政黨。

1988年1月蔣經國逝世後,由他開創的政治轉型事業繼續深人。1991年4月,臺灣制訂了「憲法增修條文」,廢止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1992年5月,廢止了「陰謀內亂罪」和「言論內亂罪」。1994年12月,省長及臺北、高雄市長直選。1996年3月,首次「總統」直選。

今天的臺灣,民主競選、分權制衡、輿論監督、結社自由、地方自治,被稱為是「亞洲和世界民主的燈塔(《美國總統布希2008年3月22日致馬英九賀函)馬英九在蔣經國逝世15週年時發表的追思文章《歷久彌新的身影——蔣經國》中說:「15年來,在任何一個‘誰對臺灣貢獻最大?’的民調中,經國先生始終高居第一。」

(作者為河北大學馬列教研部教授)

来源:炎黃春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