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是個大泡沫嗎?

中國的經濟是個大泡沫嗎? 這個泡沫即將崩解嗎? 這一老問題,最近又一次引起世界的關注。

首先,中國在領導層變更之際,把2013年的增長目標定為7.5%,「保八」的調子不再,兩位數高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

富士康據稱將從中國逐漸撤離。 今年春節剛過,發達國家的進口商們都緊張地盯著中國民工的返城率。 隨著勞動力供應的短缺,越來越多的中國民工過完年不再回城。

「中國製造」這個巨無霸,已經出現供貨危機。 西方各進口商紛紛想著退路。 更不用說,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最近播出中國房市特輯,聚焦點就是房市泡沫。 張欣坦然承認,住宅市場已經飽和。 王石則稱泡沫崩解將是一個「災難」。

究竟中國有無泡沫? 泡沫是否會崩解? 一切的一切,要看房市。

潘石屹最近發表微博和其妻張欣唱和,稱中國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5平米,早已擺脫了人均7平米的時代,況且還有大量的囤積。 房子肯定是不缺的。

目前中國人口約13.5億,到2030年最多到13.9億,基本停止了增長,而且再往後就開始下跌,到2050年很可能跌破13億。 不時出現在媒體上的「鬼城」,恐怕是永無填滿的指望。 房市之跌,從長時段看幾乎是不可逆轉的潮流。

而中國的經濟,恰恰比美國經濟更依賴房市。 最近《華爾街日報( 博客 , 微博 )》在對兩本有關中國銀行 ( 601988 , 股吧 )和房市的專著所發表的書評中指出,過去十五年,中國的城市化是靠著奇妙的土地財政支持。

本來不能貸款的地方政府,通過自己控制的基礎建設公司借貸,以土地為抵押。 基礎設施的建設刺激了城市化進程,導致地皮日益昂貴,增加了地方政府出售土地的收入,使之可以輕而易舉地還貸。 這個雪球越滾越大,欲罷不能。

地方政府從賣地中的收益,竟佔據了GDP的7%。 乃至沒有一個職業運動隊的小城,居然建起奧林匹克運動場。 沒有人住的地方,建起一群群高層森林。 這番景象,讓2007年美國的房地產泡沫相形見絀。

《華爾街日報》在另一篇摩根銀行分析家撰文的文章中指出,中國面臨著自己的「債務炸彈」。

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拋出了價值500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計畫,使投資佔GDP的比重從43%上升到48%。

自2007年以來,年度貸款額增加了四倍,目前已達到2.75萬億美元。 中國的公私總債務額達到GDP的200%。 其中的私債,包含著大量的變相政府債務,這包括地方政府通過自己擁有的企業的借貸。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指標,私債在GDP中所佔比例的增長速度比過去十年快6%,就可視為危險的財政信號。 中國已經快了12%。

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指標,私債增長高於經濟增長的狀況持續三到五年,就是財政警報。 而中國自2008年至今,私債佔GDP的比例一口氣從50%上漲到180%。 這一增長,和美國、日本當年財政危機前的幅度非常相似。

那些「中國例外」論者認為,中國持有3萬億美元以上的外匯儲備,而金融危機往往從外債危機開始。 但經濟學家對79個主要金融危機的研究表明,那些很少有外債、依賴國內儲蓄的國家,並不比那些欠外債的國家更能倖免於難。 日本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我們不妨再換個角度看。 2007年,中國創造一美元的增長,需要一美元的債務。 如今創造一美元的增長需要三美元的債務。 出口和製造業放緩,熱錢流進房地產。

中國銀行的貸款,有三分之一給了房地產,貸款的抵押也是房地產。 這和2007年的美國幾乎如出一轍。

在過去十年,中國的消費的年增長率為8%,其實比經濟起飛時代的日本還快。 但是,因為投資在GDP比例的增長更快,消費在GDP中所佔的份額反而縮小了。

中國有著被巨額外匯儲備武裝起來的強​​力政府,靠行政命令指揮經濟「軟著陸」當然有相當大的可能。 但是,中國泡沫即使不會即刻崩解,「慢撒氣」的命運是逃不過的。

接下來的,是緩慢的增長,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很像失去兩個十年的日本。

「中國模式」發展到今天,政府的神通已經發揮到極致,增長越來越依賴各種各樣的放貸、投資。 而投資的效率則越來越低。 幾年前一美元投資能刺激出一美元的增長,現在要三美元投資能擠出一美元增長,日後一美元的增長可能就要五美元、六美元…… 這怎麼可能持續? 更不用說,這些投資,幾乎全靠虛高的房地產作為抵押。 中國還蓋得起多少座鬼城呢?

與此相對的是,3月5日華爾街道瓊斯以將近126點突破2007年的歷史記錄。 也就是說,道瓊斯經歷了金融危機後已經盡收失地。 當然,股市不代表經濟,但畢竟股市是經濟的一個超前指向。

目前美國雖然危機重重,但製造業復興勢頭正勁,「外包」潮正在被「內包」潮替代,能源正在走向獨立,甚至可能成為能源出口國。

幾年前,筆者曾稱美國被低估,中國被高估。 如今看來,不居安思危,就可能大難臨頭。 未來幾年,很可能是中國由盛轉衰的拐點。 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格局,恐怕也將需要重新考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薛湧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