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毒不去,文不可教(圖)
——《<論語>選讀》觀感

 

                    

                                         孔子講學圖

全國各地新編高中課外選學孔孟教材數種,此為專選《論》,取全書之半,註釋特詳,又加語譯,用力甚勤,似乎內容充實,觀點革命,可助教學。然粗覽一過,是書乃為繼續誣孔而編,非為學習而寫;且其所謂辯證、唯物、歷史之立場觀點方法,不出批林批孔運動之左調重彈。偏見比無知更遠悖真理,如此「選讀」,實不如不讀或少受其害也。長期以來,此類問題在文教界的古書選讀與論述中帶有極普遍的傾向性,影響甚壞,如果真要繼承傳統美德,摒棄專制糟粕,就得加以澄清,以免繼續誤導幾億大中學校教師和學生。

一、今日為何讀《論》?

全書最後總結課的辯題是:「儒家文化對近代中國的落伍應負多大的責任?」誤導曰:打倒孔家店後孔子的「影響並沒有絕跡」,近期又成為人們的話題。將晚清以來歷屆政府之政治腐敗與經濟落後歸罪於《論語》,為其君其臣其制之惡開脫,居心之險,又勝於當年一概批倒封資修之批孔左棍矣。

二、選材應以學為主還是批字當頭?

「附文」「課文解讀」「相關連接」部分基本不選有助理解章義的經典材料,而是雜取古今批儒的言論,以利攪亂原義、抵消正確理解。

如第一部分是所謂「哲學」,不選夫子「人能弘道」「吾道一以貫之」「朝聞夕死」「士志於道」等等,獨挑子不語的神鬼、罕言的性命與天道之類,喧賓奪主地教學生議論荀子、董仲舒的「天論」對後世的影響。甚至叫學生不讀書去猜書名《子不語》的內容為何?以造成學生以為孔子的「哲學」為天道鬼神之類誤解。

「三、政者正也」是孔子立論的根本,卻規定不作精讀只須略讀。且特錄韓非「聖人不務德而務法」以抵制理解原義。又無事生非地設了一題:孔子「均無貧」與「均貧富」有什麼不同?

「七、仁者愛人」本中華人文最富美之內涵,最切當今富貴不仁之時弊;偏一字不附,舍近求遠而錄屠格涅夫一短篇。

「八、義以為質」是君子取捨的原則,卻不倫不類地附了篇鼓吹日本人生意經的《論語與算盤》。

「十、周而不比」是要團結不要勾結,卻挖空心思找了篇《論語的現代讀法》為附讀,胡說「語言之美與道德無關。孔子弟子三千,坐而論道,不也靠一張巧嘴?」孔子專靠巧嘴成功,即使古今正經批孔家也從不敢如此猖狂誣蔑!

其它不必列舉了。生怕師生瞭解原意,百計厚誣曲解,百年革命大批判之故技耳。縱觀舉世各文明古國,皆知崇敬其先聖,而誣聖之持久囂張,則獨我百年中華,手段之卑劣又莫過現代文化人。教語文者之於民族文化,非有功即有罪,而今論客們反人文而張「工具論」,自欺欺人而已。

三、譯文化神奇為腐臭

P.7《學而•五章》「使民以時」,醜譯為「役使老百姓」,古今官府皆使民幹活,本句宜作「徵用勞力不誤農時」。

「民無所錯手足」,謂政府妄刑濫罰,則民眾手足無措,不知怎麼好。卻連古書「錯」「措」通用都不知,譯成「那麼老百姓連手腳都被束縛住,沒有合適的地方放了。」囉嗦似注,又錯得笨拙。

「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高中生多能懂:宰予能有三年之愛給父母親(愛子那樣)嗎?而編者卻竄亂前後文胡譯為:「宰予不也是在他父母的懷抱得到三年愛撫嗎?」平空添上「不也是」,又是直抄楊伯峻誤譯而不參照其它著作。從漢人「孔曰」到清儒《正義》一致注曰:夫子曰「予也有……乎」,是「言其無有也」,哪來的「不也有嗎」。

這只是開頭一小部分,其餘懶得說了。《論語》以生動明暢見稱,此書以囉嗦彆扭為「科學」,三種《論》《孟》選,文筆亦以此為劣。缺德故不文也。

四、大義不注,賣弄學問,東拉西扯,無事生非。

註釋問題尤大。當注失注,不必注則饒舌不休,明白的注糊塗,不懂也裝懂,失誤大半由學風不端所致。三選之注,以此謬誤最多,然有其代表性。茲就頭幾頁瀏覽所及,略示數例。

P.1《雍也•廿二章》「務民之義」,注「義,指符合禮法和道德規範。」義古訓皆曰事行而宜,夫子禮樂道德乃責君子,非小民所事務。

P.2同一章「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註:「天道,這裡指決定人類社會吉凶禍福的所謂天理天意。」全無根據。《論》言天,「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行有常道,與《易傳》所言大同小異。天理天意是後來陰陽家始言,至宋明新儒學而大暢,夫子未言也。

《衛靈公•五章》「無為而治者其舜也歟?……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儒之無為是順民性以治民事,不瞎指揮;卻注為:「無所煩勞就能使天下大治」,失其本義矣。正南面即正身聽政,身正令行,又歪注成:「南面臨朝,居統治之位。」如此則古今帝君皆大舜也矣。此類將批孔專家自己的政治觀強加給孔子,全書屢見。

《顏淵•十八章》「苟子之不欲」,不注「苟」義,卻挑出「之」字注曰:「插在主語和謂語之間,所在的句子為表示假設或條件的分句,與下句‘之’字作代詞不同。」之字如此說,不過一家言,非定論,不可教學生。且如句中無「苟」字,主謂間用「之」也並不構成假設條件。古人語緩,《論》直錄口語,故虛字語氣詞特多而傳神。現代將口語虛字拉出來逐一按近代從西洋文法套搬進口的所謂語法體系分析講解,大多煩而無當,本身就反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語言辭氣是最富民族特性之物,最忌以現代洋理念支解古中華,尤其對億萬青少年,基本人文常識尚缺乏就細摳現代人造的語法教條,純粹是舍本逐末的歪教。《論》的重大歷史影響,不在語法也。

縱觀漢武尊經而後,舊學中最繁瑣者為訓詁小道,二千多年皓首窮經未能字字解透;現代唯新至今,新學中最威風者莫過土洋雜交的左八股理論體系,百年血雨腥風勢未已。倘為艱於生存競爭的今日學子計,選注古典自宜化艱奧為平易,引玄遠近人心,力免以理論逞威、字義糾纏、語法紛擾,但能略明要義、知人所貴,即貪慾世界之無上功德矣。以權貴理論禁人心智,拿雲霧字義與蛛網語法耗人生命,是壓在語文師生頭上的三座大山,人與文的社會活力俱被窒息,毒天下於無形而禍深不可測。尤可悲者,語文界所謂精英不思奮爭求人文解放,且多積極合謀誤人害文以禍世者!

五、社會以「和為貴」,還是以「斗為樂」?

《論語選讀》處處提防師生認知孔子真人真意,除以訓詁語法胡攪蠻纏而外,尤不可忍者,是繼承批林批孔衣缽,說章義則以革命大批判為武器施經典以刀斧,不誣聖賢不瞑目。倘欲逐一辨誣反正,非幾部專著不辦。好在《論語義說》已面世,不願受騙者可取以對照,毋庸一一指謬。

且看全書最後部分《中庸之道》,中有「禮之用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過猶不及」「中庸至德」與「鄉原賊德」等光耀千秋的至理名言,是中華人文可以傲視人類思想寶庫之大智慧也!而編者於正面闡發的經典論述一字不錄,挑了魯迅一篇插科打諢罵軍閥趁機醜孔子的雜議,胡說孔子都是為權勢者設想,為民眾「卻一點也沒有。」接著,編者的「閱讀理解」首題居然是:

馬克思說:「鬥爭就是幸福。」毛澤東說:「共產黨的哲學就是鬥爭哲學。」事物矛盾雙方的對立是絕對的,統一和諧是相對的。孔子的中庸主張與此是否矛盾?

答案先已在拉大旗作虎皮的題問中咬定,不容思考也無須學習,是個不成問題的偽問題,聖哲孔子當然不會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追隨者。雙方既矛盾,批判鬥爭孔子就成為絕對必要,讀《論》不過是斗了今人斗古人,找個先哲當批判靶子,目的無非是證明古今人類文明唯左獨聖,中華思想唯我獨尊,鬥得越絕越顯先進性。編者學問雖不在行,玩這套大革文化命的批判故技,卻是當行本色,寶刀未老。

天下凡非馬列毛者皆須斗倒批臭,全黨共誅全民同滅,則遭殃的豈止《論語》,勢必橫掃全部封建時代資本社會修正主義及其舊思想、舊文化、舊傳統、舊習慣!於是乎無數真話罪、良心犯、文字獄皆因觸犯左閥教條被當作非人類的牛鬼蛇神打倒,再踏上億萬隻腳……左山壓頂舉國折腰,鬥爭哲學大旗一舉就靈,不獨草民必偃,一世文武英豪無不望風披靡,父子夫婦家家「親不親,路線分」,……獲罪於左,無所禱矣!半個多世紀了,左閥以一家之理論殺天下人而滅古今文,百戰百勝,至今無敢言「不」!吁,觀絕對鬥爭哲學之絕對神聖靈驗,誠史無前例之空前魔法也,難怪其狂徒至今陰魂附體,時欲作祟。

毛公一生則多變,自言文化大革命前僅黨內大斗已有十一回合,黨外國內外更難數,所斗對象甚廣而且眾,故只有「斗」是絕對的。又言「辯證法就是一個吃掉另一個」,身為大國元首而「與人鬥其樂無窮」,令臣民毛骨悚然人人自危矣。「以階級鬥爭為綱,抓綱治國」的治國格言,曾長期刷遍全國牆壁,選注者的批孔餘威實源於此,年近半百的國人當耳熟能詳。

只是對孔子中庸這套大思考,今人久已茫然不知本意,選注瞞而不說,利用國人無知肆行誣批。夫子何以提倡「中」?因世道極端偏邪,如古今富貴驕淫而貧賤困乏即最大不中不正。故孔子責君以德為政以禮,節制兩端而使趨中平,令富無以驕貧不至困,教貴以仁教民以睦,則上下地位雖不同而社會可和諧。是故禮以和為貴、君子用(庸)中道。

魯迅的雜文不可當科學結論,譏孔子為權勢不為民,不是從《論語》原文出發,是跟革命感覺走的誣蔑不實之辭。孔子責君愛民富貴而仁,為求上下安和,不支持貧富貴賤中任何「一個吃掉另一個」,這才是與馬列毛的真分歧所在。毛封魯迅是「我們無產階級的聖人」以抗衡中華民族之孔聖。

百姓的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絕對哲學執政強行半個多世紀之久了,領導工農勞苦大眾吃掉富貴權勢階級沒有呢?這才是真正思考題,編者教人空辯「斗」與「和」有何用!編者又挑選了一位妄人的妄文,胡謅孔門也是「坐而論道靠巧言成名」者,想來選編者與此類妄人們定能起而行道以身為教,則國人且觀其如何聯合全世界無產者與資產階級行絕對鬥爭,斗兩下看看,而後精神貴族們其人之真偽、其學之優劣,即明若觀火矣。

六、左毒不去,文不可教

孔教四科首曰德行,德言與行為如一,是儒學優於古今哲學之可貴處。《論語》與它書不同,學仁就得行仁,故只有自愛而愛人的仁人志士,才會珍若寶典。憑權勢誣人整人而為學為政者,縱滿口馬列、學富五車,亦難有「正確理解」。歷來公行暴政之主,畏仁如洪水猛獸而焚坑;假仁義而行富貴專政之君,盜其言以欺世;沽名釣利之小人儒,獵其辭以講學撰著;食色而外百無所求之鄙夫,更勿論已。半個世紀來,自命手執辯證唯物歷史唯物尚方寶劍之左教頭,尤氣焰熏天,論出刑隨,什麼都不必學,古今社會人生一切都得接受他們誣批亂砍,而後決定存亡。

中國自古無宗教戰禍,是國史之大幸。不意近代以來即使躬逢一統盛世,依舊全國有神聖理論有嚴密組織有統一指揮之誅伐惡鬥不已,冤魂遍野,黑白顛倒,大半即藉此絕對哲學之邪教煽動而興風作浪。連語文中的古文都不許按原義據實講授,況現實中的真話幾人敢說!國家以斗人誣人為絕對精神,鉗天下之口,封殺真話實事,於是乎官場商場文苑情場所有生存領域,廢話空話謊話盈天下。

艱難掙扎於政不正、財懸絕之下的蒼生哀哀無告,志士仁人乃轉而求解民倒懸、社會中正之道於先師孔孟也。選注者們高度警惕孔子影響「並未絕跡」,揮舞絕對鬥爭毒器欲繼續肅清傳統文化的「流毒」,以為仁義滅,天下即太平。不知孟子早說過:「為淵驅魚者獺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離婁上》)

孔子再三否認自己是聖人,何以今日世人卻再次懷念他?為仁驅民者,富貴不仁之暴行與殘酷整人之邪說也。繼續堅持以權勢財富虐民,又盜馬列毛之名鉗口,仁與不仁冰炭不同器則鬥,鬥爭的結果,雖未見分曉;不過,如果幾條左棍就能打倒,古今秦始皇們不早將孔子的感召力消滅殆盡了嗎!

孔孟之道在歷受文武兩器持久嚴酷的全國大批判之後,仍在人心,未墜於地;我可以補充一句:無論如何先進的文器與科學的武器,決難消滅人心對仁道的渴求!這才是絕對的存在,所有其它理論充其量只有相對價值。孔子對「過我門而不入」的小人儒半點不覺遺憾,靠批判吃飯的學者本就不配讀《論語》,何況教人!如此禍國殃民,誤黨害馬的左毒不消,國無寧日。

希望理解孔子原意的讀者,應該自己去讀原文,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參考朱子「集注」。對近代批孔思潮中湧現的所有名人名著,全不可迷信,宜取對照原文、思考批判的科學態度,以求恢復歷史真相,力免繼續受騙,以期做個明白人,這才需要學習。「知不足,然後學」。

 

(原文太長,本網作了一些刪節)

本文留言

作者金木生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