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槍,上微博

人們是越來越懶,不讀書也就罷了,一篇幾千字的文章也懶得讀,卻去一頁一頁的翻看140字的微博。我說的是自己。人們的情懷都在跟隨著時代的變遷,生活也在跟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年前我們讀書寫詩,上街要變革,現在我們不讀書寫詩,而是看電影,各國的,聽音樂,各種語言各種風格的,不在到街上和廣場上要變革,而是在社交網路。

事實上,像我這樣懦弱而沒有智商的年輕人,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實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我關心一點政治,知道什麼是三權分立,也看了一些人在網路上講自由講民主講革命和漸進改革,也算得上是一不小心被啟了蒙。如果在二十多年前,或者是百年前,這個一不小心還算是一件刺激的事情,上街製造共同回憶。但是在大家都已經討厭詩歌和文學的時代,社交媒體讓啟蒙了的一大群人就沒什麼刺激的事情可做了。這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微博讓我們知道我們還有槍,可是微博卻沒能讓我們拿起槍,我們放下了槍,又去上微博,去循環啟蒙,說一些掉渣的話。

前些天,李開復剛剛還在為第三千萬粉絲髮愛派德的時候就被禁了言,完了兩三天,在推特上好像發了一長文,我沒看完,他是知道埃及的,所以對社交媒體抱有好大好大的信心,說未來在這裡。這話既然是他說的,那總有他的道理。可是,我一點也不覺得微博這樣的技術工具能帶來結構上的變動。我偶然知道一直信奉信息自由的谷歌總裁之前是從前蘇聯的魔爪下逃到美國的,有人說,所以他才會為了信息自由而做一些犧牲利潤的事情。我們現在只有百度,李彥宏是青年偶像,我們「愛死」了這些成功人士,將來走上職場,還要找一本這樣的自傳,仰慕他們的才華,學習為人處事的道理,要有他們的大眼光和好手段。於是,我們雖然知道有谷歌,有推特,有扎克博格,但,我們不會關注,因為我們有自己的青年偶像,有百度,有微博。

個人總有個人的事情,在我們還不知道世界有多大的時候總是覺得看到的都是最美好的,再也沒有更好的可能性了,閭秋露薇說,小時候看中央臺的正大綜藝,覺得那是很棒的節目,後來到了香港,才發現原來還有好多更精彩的電視節目。在一個被外界強加的東西束縛著的中國網路上,我們享有著可以自我滿足的自由,並且以為,這是自由可以達到的一個很好的狀態了。李開復就是把希望寄託在這樣一個網路背後的人們帶來未來。我的意思,並沒有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可是總有那麼一點將信將疑。幾年前微博還沒有大火的時候還有人認為博客可以帶來未來,再許多年前,還有人把希望放在BBS上呢?後來,很多事都沒來,茉莉花都枯了好幾回,依舊沒在這裡盛開過。對於我這樣一個懦弱而沒有智商的人,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在腦海的詞彙排行榜裡把理想,革命,廣場,主義,都排在後面,換上,生活,工作,公民,讀書,寫作,旅行。我前幾天從待了將近三個月的家裡逃離到學校,三個月裡,我都沒讀幾本書,多半在微博上面或者空間裡面看狀態,也沒出去旅行,覺得冬天太冷,遭到四月再出行,人間四月天,不都是好時候嗎?所以,這三個月的微博生涯讓我厭倦的不行,發誓以後再也不上微博看他們公知啟蒙,大眾反腐。

這事我前面就真幹過,那個時候正式韓寒方舟子薄王大火的時候,也是寒假。之後大半年我都不碰它了。想來,世事倒也有趣,一年一個光景,只是私下以為,王立軍這事比高調反腐好玩。微博又何止是一年一個樣,簡直一天一個樣,總有扯著蛋的事情,你都不知道要從哪裡去帶來未來。這是很多人都對微博持保守態度的主要原因吧。

綜上,我好悲觀。在自由度有限並且變化太快的一個平台上抱有太大的期望是一件不太靠譜的事情。我又是一不小心,關注了電商,然後知道一個強大的網路平臺可能滿足一時的利潤需求,可是時間向前走,事情向前或向後發展,大浪淘沙,淘剩下來的,並不僅僅是因為線上的平臺做的好,讓人接受了,更是因為線下的物流體系做的完善了滿足了線上的需求。所以,最近,電商們都紛紛搞物流建設。你知道的,微博和淘寶什麼的,在這一點上至少是要一致的,電商帶動了物流,可是到最後,還得物流來支撐電商。微博讓我們知道自己還有槍,可這把槍不能放下,因為到最後還是得這把槍支撐著平台上傳播的理念。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不二唐卡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