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硬著陸更加痛苦 不排除房價大跌50%
最近中國有兩則重要信息:一、至2012年底中國M2餘額為人民幣97.42萬億元,接近全球貨幣供應總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國的1.5倍,英國的4.9倍,日本的1.7倍,目前M2與GDP之比近190%。二、2月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12年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出現1999年以來首次年度逆差,逆差額達1173億美元,而2011年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為順差1861億美元。
這均非好消息。2012年中國首現資本項目逆差,很可能意味著自2005年7月份的人民幣升值紅利出現逆轉,即此前由人民幣升值所吸引的國際熱錢投機中國,助推資產泡沫的力量正在轉向。同時外匯儲備僅增1300億美元,增幅為2004年以來最低的情況下,這意味著中國通過寬鬆貨幣以推動經濟增長,同時保持較低通脹的道路接近盡頭。
儘管2012年四季度,中國GDP增速由三季度的7.4%反彈到7.9%,被不少經濟學家稱為中國實現軟著陸。然而,正如史蒂芬·羅奇上週撰文指出的,這或許是中國最後一次零傷害的軟著陸。
在過去四年中,中國實現了兩次軟著陸,分別是在2008年爆發的美國金融危機和2010年爆發的歐洲金融危機之時。在應對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時,中國採取了「四萬億救市」計畫,進而帶動全國投資18萬億元;而在應對2010年以來的歐債危機時,中國採取了「穩增長」的政策,各地紛紛出台上萬億的投資拉動計畫。這使得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總額在2010年底達到了10.7萬億元。這個總額中包含了省市縣,但未包括鄉鎮的債務。
換言之,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和2010年歐債危機後,中國沒有選擇乘機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而是採取了加大政府投資的政策,這對於幫助美國和歐洲度過各自危機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也讓中國暫時避免了調整的痛苦。
但這一做法的成本是巨大的。過去5年中國財政收入的增速幾乎達到了GDP和居民收入增速的兩倍,從銀行借貸透支了政府未來更多的財政;更多的貨幣增發稀釋、轉移了百姓的收入積累。土地價格大漲,政府用高房價轉移國民財富。
如今,通過自身四年努力,美國已經快要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的低谷,其金融、貨幣先後得到了修復,再工業化初見成效,「能源獨立革命」成效顯著,資金使用成本全球最低。個人和企業部門資產負債表都得到了修復,並開始擴張,房地產業觸底反彈,道瓊斯指數上週上破14000點,逼近其2007年高點。政府也開始了財政再平衡的努力。
歐債危機也隨著歐洲央行宣布OMT計畫而進入了一個平穩期。歐洲經濟問題本來就不大,其房地產和金融泡沫原本就受抑制,以德法為代表的國家長期以來重視製造業。歐洲唯一的弱點是南歐國家收支失衡,其根源在於社會福利過高和國民比較懶散,這在過去2年中被美國金融進攻力量放大了。
在應對歐債危機的過程中,歐盟很可貴地做到了沒有像美國那樣印刷更多的鈔票來逃避問題,而是試圖真正解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金融寡頭的既得利益擴張和選民的既得利益擴張。歐債危機以來,歐盟對於各國選民,特別是「歐豬國家」選民也沒有讓步,從未停止壓迫這些國家削減政府開支和選民福利。歐洲是真正在尋找資源低消耗、經濟低增長和國民低生活水平的新平衡,這對於整個人類都是最重要的方向。
歐盟最聰明的是,它最後找到了打擊美元金融進攻性力量的殺手鐧——歐洲央行OMT計畫。做空歐洲的投機資本主要目標是各國國債,使之國債收益率超過6%~7%,造成該國財政無法還本付息,進而國債違約衝擊歐元。
OMT計畫恰恰是給予這些投機做空資本以巨大威懾,即如果它們推高某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隱形高壓線,會觸發歐洲央行直接印鈔去購買該國國債,這將使該收益率急速下降,國債價格急升,會使投機資本瞬間大出血。
更妙的是,投機者沒人知道歐洲央行設計的隱形「高壓線」有多高。這其實是近期歐洲各國國債收益率降到各自債務危機最低點,與此同時歐元兌美元由1.20上漲到1.37的原因。而這又反過來為歐洲財政一體化創造了良好條件。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歐、中三經濟體面對遲早要面對的經濟調整谷底。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國家在2013年是否會開始硬著陸,已經成為最大懸念。中國對此必須高度警覺,應主動採取措施開始攀下谷底——比如強力房地產調控,否則拖得越晚,代價越大,未來硬著陸的痛苦更劇烈,甚至不排除房價大跌50%以上的可能。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